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拉曼光谱检测识别微塑料有新进展
2025年03月24日 11:18:09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248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高晓明研究员团队在实现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在劣质拉曼光谱检测识别微塑料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塔兰塔》上。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微塑料体积小,这就意味着其比表面积大,吸附污染物的能力越强。目前,微塑料已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环境、地表水系统(湖泊、河流等)、陆地系统(土壤、污泥等)和空气粉尘中被广泛检出。因此,快速准确对不同类型的微塑料进行分类识别对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追溯和针对性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高晓明研究员团队在实现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在劣质拉曼光谱检测识别微塑料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塔兰塔》上。
拉曼光谱技术具有无损检测、非入侵性、样品要求量低、空间分辨率高、光谱范围宽等特点,适用于微塑料检测识别。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快速处理和分析大量光谱数据,能够从复杂的拉曼光谱数据中快速提取特征进行有效分类,然而运用拉曼光谱处理和分析复杂环境或干扰情况下的微塑料仍然具有挑战。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残差网络模型,可对激光功率不足和光谱采集时间较短的非理想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微塑料不同质量拉曼光谱进行分类识别。相比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引入挤压-激发(SE)模块的改进的残差网络能够在不显著增加参数量和计算量情况下,在噪声干扰大、信噪比低的低质量微塑料拉曼光谱分类中达到更高的准确率,并且通过Grad-CAM可视化反映了机器学习进行光谱分类的依据。这项工作表明了机器学习在更多复杂环境和干扰下,分析处理低质量拉曼光谱的能力。
拉曼光谱检测识别微塑料的技术突破,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环境污染物研究领域的实力,更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与应用,更加快捷、高效的微塑料检测技术有望加速走向现实,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素材来源:安徽日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7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标志着生态法治体系迈入系统化新阶段。草案共1188条,分设总则、污染防治、生态...2025-05-03 09:20:42
-
4月21-23日戈普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在第26届中国环博会大放异彩,重点展出的流动电流仪、水质硬度分析仪、余氯总氯分析仪等核心产...2025-04-29 09:44:35
-
第26届中国环博会期间,哈希推出一代气敏电极法在线氨氮分析仪NH6000 sc和实验室全自动水质分析系统VT-7910两款新品。公...2025-04-25 13:31:32
-
区域协同促发展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2025年度重大专项申报开启
近日,生态环境部开启了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受理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8:00至2025年6...2025-04-24 13:47:28 -
浙江迪特西科技有限公司携T50多参数水质分析仪、TP16智能消解器及QX6000紫外水质检测仪等创新产品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以...2025-04-23 09:08:50
-
2025年4月21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会以“聚焦细分・持续进化”为主题,吸引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0...2025-04-21 15:37:5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