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细胞的学习能力竟然是减费的巨大阻碍?科学家揭露“细胞记忆”
2025年02月20日 14:20:06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4785

瑞士和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脂肪细胞具备“肥胖记忆”,这种记忆会导致人体在减重之后,脂肪细胞会出现留恋“肥胖”的情况,而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解决肥胖病的重要突破口。

  记忆是积累、保持、提取经验的过程,与“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记忆都被认为是大脑才具备的能力。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并证明,细胞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记忆能力,并且这些记忆能力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了人体的技能或者自我保护机制。也正因如此,科学家们开始热衷于探寻非脑细胞的记忆,并尝试从中获取一些特殊问题的答案。
 
  就在近日,减费容易体重反弹的问题似乎也从“细胞记忆”的层面获得了新的解答。瑞士和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脂肪细胞具备“肥胖记忆”,这种记忆会导致人体在减重之后,脂肪细胞会出现留恋“肥胖”的情况,而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解决肥胖病的重要突破口。甚至从生物学基础的角度来开,相关的研究也有利于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据悉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团队研究了分别来自神经组织和肾脏组织的两种人类非脑部细胞。他们模拟人类学习新信息时脑细胞接触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的过程,让这些细胞接触不同模式的化学信号,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这些非脑细胞同样能够识别化学脉冲的重复模式,并且做出的“反馈”会随着刺激的次数不断加强。这一现象和人类学习的过程是一样的,换言之,这意味着记忆可能是所有细胞的基本特性。
 
  无独有偶,瑞典的科学团队在研究中同样发现了类似的情况。他们在小鼠实验中发现,胖小鼠的细胞在其明显减重后,依然保持着肥胖时期的特征。换言之,细胞的“肥胖记忆”会严重影响细胞机能。体重反弹便是这种情况导致的。原文中提到“细胞内的‘肥胖记忆’使得细胞在再次暴露于肥胖环境时,更容易激活与炎症和代谢失调相关的基因表达,从而使人面临肥胖‘噩梦’再次来袭的风险”。
 
  而这些研究成果也为肥胖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简单来说,或许可以通过调整并重塑细胞记忆,来起到安全有效的减费。研究中提到“人们可利用胰腺对过去饮食模式的‘记忆’,来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当然同样的逻辑也可以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尽管目前该方面还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但是通过调取细胞记忆,或许可以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发生前,提前介入并影响相关细胞,从而对细胞记忆进行巩固,干预并延缓记忆障碍的的发生及恶化。
 
  总而言之,目前针对细胞记忆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但是其背后却蕴藏了无限的可能,或许能够推进医疗发展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稳定运行超2000小时 这个装置持续助力海洋油气绿色开发

    海洋油气开发的过程中难免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减少海洋油气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压力,实现海洋油气绿色,成为了该领域的一个重要课...
    2025-05-13 17:21:42
  • 我国首支纯电拖轮船队亮相海州湾畔 为智能绿色港口提供“连云港样本”

    “云港电拖”每艘的年综合运营成本较同马力燃油拖轮能节省近300万元,替代同马力燃油拖轮后,每艘每年可减少近900吨二氧化碳排放。依...
    2025-04-24 09:11:32
  • 加速人才引进 浙江面向全球招募4855个博士后岗位

    为了更好的为省内科技创新工作与产业创新工作提供支持,浙江省再次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面向海内外发布2025年博士后岗位需求...
    2025-04-18 17:33:59
  • 人优我强 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再获突破

    近日,我国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再获突破,实现了从优到强的跨越,为我国的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04-18 13:47:01
  • 电子产品并不会让思维退步 新研究打破“数字痴呆症”假说

    数字痴呆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并且也有大量的研究佐证这数字产品对于大脑功能的影响。但是同样也有研究人员发现,数字痴呆...
    2025-04-16 13:38:18
  • 6G成为关键词 能否带来发展新动能

    当下的5G时代,5G与AI的融合已经是热点领域,如今颇受关注的智驾汽车、智慧医疗等产业,基本都是基于该领域诞生并完善的。但与此同时...
    2025-04-11 13:07:5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