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2024 YR4小行星撞击地球概率快速上升?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
2025年02月19日 14:05:05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杨 点击量:7136

这颗直径40-90米的“城市杀手”,若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其爆炸威力可达800万吨TNT当量,足以摧毁5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

  近日,美国宇航局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此前观测到的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从1%概率上升到3.1%,成为现代预测记录中最具威胁性的太空岩石。这颗直径40-90米的“城市杀手”,若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其爆炸威力可达800万吨TNT当量,足以摧毁5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
 
  2024 YR4的发现始于智利ATLAS望远镜的首次捕捉,该系统通过大视场巡天技术实现广域监测,每48小时可扫描整个夜空。为此,全球30余台望远镜组成的国际小行星预警网(IAWN)紧急联动,通过数据共享优化轨道模型。韦布太空望远镜也将于2025年3月启动红外热辐射观测,通过温度反推小行星真实体积,这是首次将红外技术用于行星防御实战。
 
  同时,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负责制定小行星撞击应对任务的启动和执行、应对方案、时间期限。如果发现撞击事件在50年内、撞击地球的概率超过1%、尺寸大于50米的小行星时,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就会开始启动应对工作,决定人类如何应对这颗小行星撞击。我国也是这一合作机制的重要参与方,多次参与小行星撞击地球预警。仅2024年,全球就有四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
 
  北京天文馆研究馆员朱进介绍,2024 YR4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确实相对较大。但这种撞击概率会快速变化,主要原因是最初的观测时间通常都覆盖很短,对小天体的轨道计算不是很准确,只有观测结果累积到一定程度,小天体的轨道以及撞击概率才可能更准确。朱进还介绍,2024 YR4小行星预计在2028年会有一次离我们相对比较近的时刻,届时观测之后,我们会对它的轨道有一个比现在准得多的计算,对于撞击概率的判断也要准很多。
 
  面对2024 YR4的威胁,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协调全球观测资源: 
  数据共享机制:欧洲航天局与美国NASA实时交换轨道计算结果,将撞击概率误差从百万公里级压缩至十万公里; 
  联合防御试验:中俄联合提出“引力拖车”方案,通过探测器伴飞产生微弱引力持续改变目标轨道,适用于十年量级的长期防御。
 
  同时,中国国防科工局已启动“行星防御岗”招聘,计划2030年前实施“伴飞+撞击+评估”一体化任务,目标将小行星轨道偏离量提升至900公里。这一技术路径与美国NASA的DART任务形成互补。
 
  2024 YR4的观测历程,既是技术实力的展示,也是文明韧性的证明。从智利沙漠中的望远镜到紫金山上的观测穹顶,从韦布望远镜的红外传感器到深空探测器的核动力引擎,人类正以毫米级的精度对抗宇宙尺度的不确定性。正如联合国《行星安全协议》扉页所铭刻:“我们守护的不是国土,而是文明的火种。”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每一次轨道计算、每一克探测器燃料,都在诠释一个真理:面对深空威胁,科学观测是人类最坚实的盾牌。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5月20日正式施行!国务院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拟于今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
    2025-05-09 13:22:18
  • 规范生产考核巡查工作 中办国办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2025-05-08 14:28:09
  •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浙江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自2025年6月1日...
    2025-05-08 10:13:58
  • 关注这15类重点情形!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近日,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期半年,结束后转为常态化机制。
    2025-05-07 13:47:13
  • 国家能源局公布一季度能源发展情况 支持民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一季度能源发展情况,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加快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
    2025-05-07 13:29:21
  • 共计6家 2025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公示

    日前,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对2025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2025-05-07 10:44: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