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催化剂新技术有望实现超长寿命高效制氢
2025年02月18日 13:13:4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4405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科研团队,从现有催化剂稳定性瓶颈切入,成功研制出一种超长寿命、高效制氢新技术。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任务,而其中的一个关键项目就是发展清洁能源,构建更加环保高效的能源体系。针对此,氢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一方面,氢资源储备量丰富,并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制取。在此基础上,“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的绿色制氢思路也较为成熟,有着巨大的发展可能。另一方面,氢能燃烧产物仅为水,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符合未来对于能源环保的根本需求。
然而,现阶段高校制氢却存在诸多难点。首先装置方面存在PEM进口依赖以及碱性电解槽技术短板的曲线,尚未没有较为稳定的自主长寿命高效制氢方案。在此基础上,催化剂的稳定性与性价比问题也尚未突破,这进一步影响了制氢效率。
而就在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科研团队,在此问题上获得了突破,成功研制出一种超长寿命、高效制氢新技术。
据悉该技术主要从现有催化剂稳定性瓶颈切入,通过在铂基催化剂表面构建稀土氧化物纳米覆盖层,来延长催化剂的稳定性。据悉这种结构可选择性覆盖载体表面的冗余位点,实现对关键催化剂界面的精准保护。而处理后的催化剂在甲醇—水重整制氢反应中,能够稳定工作1000小时以上,并且保证催化活性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数据显示,实验过程中,催化剂催化转化数超过了1500万。
目前该方案还在改良优化,不过其为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成本、高稳定性应用提供了可行方案,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生活中见到这项技术的应用。
不过需要一提的是,除了制氢技术本身以外,储氢难运氢贵的问题也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制氢技术获得重要突破,接下来如何优化高压气态储存技术,构建更加安全科学高效的运氢方式,成为了后续发展氢能的两个重要课题。但是乐观的来说,在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相信这些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通过掺杂16种稀土元素,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异质结构的铂碲基海参状纳米催化剂,并实现了其高效甲酸电催化应用。2025-01-27 10:10:00
-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独特的拓扑手性晶体,并将其用作水解制氢过程中的催化剂。通过操控该晶体内电子...2024-12-02 11:18:56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微雪课题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催化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通过揭示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2024-11-23 15:05:36
-
永久性化合物通常指的是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由于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的分子内有牢固的碳-氟键,因此这类物质通常具备了独特的热稳定性、化...2024-11-21 13:32:50
-
近日,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传来喜讯,由魏宇学和孙松团队研制的催化剂快速筛选装置已完成工程机样机迭代,并成功推向市场。这一创新成果不...2024-10-31 10:17:3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