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清洁供热率为76% 北方地区开启“智慧供暖”新模式
2024年11月27日 14:55:35 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点击量:3455

清洁供热既是推动我国“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点改革领域,也是民生工程。报告建议,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推进新型供热技术示范应用,完善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在第五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大会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45亿平方米(城镇供热面积175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0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186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为76%。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8350家,产业总产值9200亿元。
 
  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8350家,产业总产值9200亿元,从业人员达125万人。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面积不断扩大,热源侧、热网侧和终端消费侧在能源革命中出现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清洁供热产业正加速向新型智慧供热产业转型升级。
 
  清洁供热既是推动我国“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点改革领域,也是民生工程。报告建议,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推进新型供热技术示范应用,完善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
 
  为全力做好供热服务保障,今年,武安市引进“智慧”供热系统,运用“互联网+”,将一股新潮的“科技”暖流注入千家万户中。
 
  今年,呼和浩特打造的升级版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覆盖了全市93个热源、1567座热力站、123公里长输管网、2013公里一次管网、153.16万热用户;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投资300万元打造智慧供热服务平台,深度整合供热行业信息资源,实现区直部门、供热企业、用户端三级联动,从“源、网、站、端”四方面保障供热效果。
 
  在标准方面,目前国家层面缺少支持智慧供热推广的指导性文件,地方层面仅北京、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发布了与推广智慧供热相关的政策。业界对智慧供热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路径认识尚未统一,大多供热企业都是根据各自业务特点进行智慧供热探索,缺乏指导性的政策、标准、规范及技术导则。
 
  智慧供热服务评价技术要求,通过设立供热质量、智慧供热系统、平台要求及运行维护四个一级指标和供热温度、供热时间、供热水质、供热目标、供热安全、数据采集、智慧调节、智慧运行等二级指标明确要求,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分,具体包括专家评审、现场考察、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
 
  其中,智慧调节包括:
 
  1.智慧供热系统的供热设备及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实时或定期上传到智慧供热平台,依据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决策;
 
  2.智慧供热系统应具备控制指令发布功能和应急一键关停功能;
 
  3.智慧供热系统应能够实现对调度期内热源、热力站的供热负荷预测。能够采集到运行数据的所有建筑物实现供热负荷预测;
 
  4.智慧供热系统的热源、热网及热力站的调节、控制设备应配置齐全,应满足供热初调节、运行调节及控制的要求。
 
  评价结果将用于指导供热企业改进服务策略、优化运营模式,同时也可作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智慧供热是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其可以解决居民用户冷热不均、过冷过热等问题,实现精准供热和按需用热,推动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全球最大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开启精准诊疗新时代

    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
    2025-04-30 17:34:22
  • 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富安达智能携高精度气体传感器闪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应用硬件的企业,富安达智能携多款气体传感器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IE expo China 2025。
    2025-04-30 16:22:53
  • 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打造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

    2024年4月以来,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已累计遴选发布科技成果4040项。
    2025-04-30 16:22:45
  • 干细胞疗法:日本医学变革的引擎与全球启示

    iPS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普通细胞转化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为治疗失明、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2025-04-30 16:22:32
  • 4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 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
    2025-04-30 16:02:30
  • 工信部发布2025质量工作通知 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
    2025-04-30 14:03: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