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19位科学家、196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2024年11月20日 17:25:21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3792

11月19日,2023年度北京市奖励大会召开,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共授奖19位科学家、196项成果。其中,自然科学奖52项,技术发明奖2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0项。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包括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合作中关村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11月19日,2023年度北京市奖励大会召开,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共授奖19位科学家、196项成果。其中,自然科学奖52项,技术发明奖2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0项
 
  其中,52项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包括一等奖13项,二等奖39项;24项成果荣获技术发明奖,包括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120项成果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一等奖31项,二等奖89项。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度全部获奖者中,4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六成,青年人才持续焕发科技领域新生机。
 
  获奖者围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勇闯“无人区”,在前沿探索中抢占“新机遇”,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坚持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着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可以看到,在2023年度的获奖成果中,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占总获奖成果的26.5%,较去年提升明显。获奖成果在神经干细胞、半导体物理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基础性、原创性成果,为构建北京原始创新策源地筑牢根基。
 
  同时,2023年度还涌现出大型复杂构件制造、量子级联激光器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北京打造全球主要创新高地,发挥首都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科技力量。此外,企业作为前三单位参与完成的项目实现连续五年超半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首都科技工作者应以获奖者为榜样,积极投身各领域科技创新,着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勇立科技创新的潮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全球最大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开启精准诊疗新时代

    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
    2025-04-30 17:34:22
  • 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富安达智能携高精度气体传感器闪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应用硬件的企业,富安达智能携多款气体传感器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IE expo China 2025。
    2025-04-30 16:22:53
  • 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打造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

    2024年4月以来,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已累计遴选发布科技成果4040项。
    2025-04-30 16:22:45
  • 干细胞疗法:日本医学变革的引擎与全球启示

    iPS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普通细胞转化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为治疗失明、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2025-04-30 16:22:32
  • 4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 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
    2025-04-30 16:02:30
  • 工信部发布2025质量工作通知 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
    2025-04-30 14:03: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