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昆明理工大学新成果获将为锂电池回收带来新突破
2024年11月11日 17:13:00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358

随着锂电池的不断普及,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废旧电池的处理问题也日趋明显,而这背后,其实潜藏的是锂电池回收难的问题。一方面,废旧电池中蕴含的有价金属如锂、钴等资源,这些资源储量有限,并且排放到环境中会成为污染源,因此若能得到有效回收,缓解原材料枯竭压力同时,也能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但另一方面,锂电池内部结构复杂,不同元素在回收的时候又会互相产生干扰,这直接导致了回收难度大,初期投入成本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作为高效、轻便的能量存储解决方案,锂电池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的能源消费模式。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锂电池相关技术的发展又与资源回收以及环境保护有着密切联系。
 
  然而随着锂电池的不断普及,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废旧电池的处理问题也日趋明显,而这背后,其实潜藏的是锂电池回收难的问题。一方面,废旧电池中蕴含的有价金属如锂、钴等资源,这些资源储量有限,并且排放到环境中会成为污染源,因此若能得到有效回收,缓解原材料枯竭压力同时,也能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但另一方面,锂电池内部结构复杂,不同元素在回收的时候又会互相产生干扰,这直接导致了回收难度大,初期投入成本高,收益却不稳定。
 
  而就在最近,昆明理工大学的一项新成果或许可以改变这一情况。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华一新教授团队近日在低共熔溶剂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有望为废旧电池的有效回收提供新思路,也为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据悉,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基于水平衡调节低共熔溶剂中离子竞争配位的创新策略,这种策略通过精准调控溶剂中的水分含量,实现了材料循环与溶剂循环的双循环回收,有效提高了废旧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效率。解决了传统回收方法中存在的锂在水溶液中难以形成锂盐沉淀、需添加多种沉淀剂回收过渡金属、只能在蒸发-结晶方式在工艺末端回收锂的问题。
 
  此外,团队也首次在不添加还原剂和沉淀剂的情况下,采用氯化胆碱-草酸-水低共熔溶剂(ChCl-OA-H2O DES),实现锂的优先提取以及钴的精准分离。并且还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了水含量及浸出温度对低共熔溶剂中阴离子和金属离子竞争配位机制的影响,揭示了锂的优先析出和和钴的精准分离机理。为利用低共熔溶剂回收废旧电池材料中的有价金属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信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电池的价值会进一步被挖掘,废旧电池将会作为宝贵资源,再次输出“能量”,进一步帮助我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开启能源新视界,引领电池新未来 CIBF2025盛大开幕

    2025年5月15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深圳电池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展出面积达 ...
    2025-05-15 11:19:08
  • 直击全球新能源技术策源地!化工仪器网邀您云端共赴CIBF2025深圳电池展

    作为CIBF2025展会官方合作媒体,化工仪器网将全程深度参与,通过3场沉浸式逛展直播 4大企业专访,化工仪器网、视频号同步直播,...
    2025-05-14 16:06:48
  • 全球新能源电池风向标再临深圳 CIBF2025明日启幕

    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馆开幕,以“技术主权 开放...
    2025-05-14 14:42:23
  • 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二批)公布

    生态环境部根据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报送的试点单位情况,经审核,生态环境部建立了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二批),现予印...
    2025-04-21 14:47:40
  • 稳定循环两千次 水性电池能否推动电动汽车等领域发展

    水性电池是以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技术,与传统的有机电解质电池相比,在安全性、成本及环境友好性上有突出表现,因此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
    2025-04-17 17:23:28
  • 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发布 钠离子电池能否打开能源新市场

    原材料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供应稳定且环保的优势,以及技术不断成熟帮助下,钠电池的商业化发展较为顺利,也顺势成为了未来重要的储能...
    2025-04-15 17:12:3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