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首批科学成果公开 “天关”卫星展示卓越实力
2024年10月31日 17:37:58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4918

2024年1月9日15时0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天关”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研发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实施,欧洲航天局、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法国航天局以国际合作形式参与,旨在系统性地发现宇宙高能展现天体,监测天体活动性,探索其本质和物理过程。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2024年1月9日15时0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天关”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研发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实施,欧洲航天局、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法国航天局以国际合作形式参与,旨在系统性地发现宇宙高能展现天体,监测天体活动性,探索其本质和物理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科学研究,“天关”卫星载荷了众多先进的科学,例如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和后随X射线望远镜。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有12个模块分布在卫星的外围,用于捕捉宇宙中转瞬即逝的爆发现象或者是暂现天体;后随X射线望远镜包含两台Wolter-I型X射线成像望远镜,用于对触发源的深度后随观测,对机遇目标的观测,以及高灵敏度巡天。
 
  值得一提的是,卫星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的12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由36个龙虾眼微孔光学器件拼接而成。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大规模运用了龙虾眼微孔阵列聚焦成像技术。这一技术仿生“龙虾眼”的微孔阵列X射线聚焦成像原理,能够使卫星的观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相比同类型设备提升10倍以上。
 
  也正是因为其强大的性能,“天关”卫星在数个月的运行中诞生了非常多的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展示了“天关”卫星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据悉,凭借自身卓越的X射线探测能力,“天关”卫星捕捉到几例可能的新类型暂现源,并成功获取了由中国自主研制设备观测到的首张全天X射线天图。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信息,早在测试和运行的初期阶段,“天关”卫星就已经探测到60例确定的暂现天体、上千例暂现天体候选体以及480多例恒星耀发,探测到上百例已知天体的爆发。并且这些暂现天体种类丰富,涉及恒星、白矮星、中子星、各种质量类型的黑洞、伽马射线暴、超新星等。甚至,“天关”卫星的视野超出了银河系——其曾经在小麦哲伦云中,探测到一个新的爆发源,研究表明其产生于一个非常罕见的白矮星与Be星组成的双星系统。此外,“天关”探测到的最远天体是来自256亿光年之外的伽马射线暴EP240315a。这一发现表明了卫星探测来自遥远的早期宇宙伽玛暴的能力,也为进一步理解恒星塌缩产生黑洞及相对论性喷流的物理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而这些只是“天关”卫星众多成果中的冰山一角,具体的可以去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天关”卫星发布首批科学成果》文章中查阅。总而言之,“天关”卫星的成功发射和观测成果对于推动天文学和高能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高能时域天文观测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也展现了我国在天文观测领域强大的技术实力。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绿色转型 从快递包装开始

    为填补我国在快递包装治理方面的制度空白,最新修订的《快递暂行条例》发布,并将于6月1日施行。
    2025-05-06 16:44:28
  • 一季度我国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4118亿元,同比增长1.4%。
    2025-05-06 16:35:04
  • 我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今日启动

    5月6日,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在西藏东南部海拔超过4700米的冰川区正式启动。
    2025-04-29 16:26:37
  • 阿斯利康公司联合研发团队在酶活性检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4月29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协议》发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该技术将酶活性检测效率提升至传统方法的1000倍。
    2025-05-06 15:38:09
  • 关于再次公开征集2025年化妆品标准立项建议的通知

    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再次公开征集2025年化妆品标准立项建议
    2025-05-06 14:15:08
  • 已淘汰62.8万吨 我国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长期“斗争”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其中就我国开展消耗臭氧层物...
    2025-05-06 11:46:2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