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光和原子的联合压缩
2024年11月01日 10:27:57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7709

这一成果意味着着在原子系综中实现同时自旋压缩和光压缩成为可能,为量子计量学和量子信息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潜在应用。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自旋压缩态和压缩光等量子纠缠态一直以来都是物理学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在光干涉仪和量子传感等精密测量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光压缩和自旋压缩态的制备与应用往往都是在不同的实验中实现,因为光压缩和原子自旋压缩的制备一般需要不同的物理过程。尽管两种压缩态都涉及关联粒子对的激发,但针对飞行的光子和相对静止的原子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的压缩方案。
 
  近日,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教授贾锁堂、肖连团、肖艳红研究团队在原子系综自旋压缩与光压缩的联合制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首次实验实现了光和原子的联合压缩。相关研究成果“Concurrent Spin Squeezing and Light Squeezing in an Atomic Ensemble”已于10月24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这一成果意味着着在原子系综中实现同时自旋压缩和光压缩成为可能,为量子计量学和量子信息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潜在应用。
 
  研究团队在理论上研究了周期性短光脉冲的频闪光场与原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发现了一种新的原子和光的对称相互作用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光和原子能够互为量子信息中介,从而实现联合压缩。基于这一发现,团队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光和原子的联合压缩,成功运用一个原子系综同时实现了0.61±0.09dB的原子自旋压缩和dB级的光压缩。
 
  这一成果不仅挑战了以往光压缩和原子自旋压缩不能同时实现的传统观念,而且为量子计量学和量子信息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潜在应用。与先前的基于量子非破坏测量的条件自旋压缩相比,该联合压缩过程是确定性的,其制备的光场和集体原子自旋都有固定的压缩方向。
 
  研究团队还发现,尽管相互作用是对称的,但由于原子在空间相对固定,而光子总处于飞行和量子态更新的状态,原子的自旋压缩比光压缩更容易受到噪声的破坏。基于这一认识,团队后续将探索更有效的压缩方案,并通过增加原子介质的光学厚度进一步提高压缩度。
 
  此次研究成果的发表不仅为光和原子的联合压缩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和理论依据,也为量子计量学和量子信息等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光和原子的联合压缩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
 
  参考来源:山西大学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汉邦科技科创板上市 拟募资5亿加码色谱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

    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2200万股新股,发行价22.77元/股,募集资金约5.01亿元,净额4.31亿元。募...
    2025-05-06 11:26:10
  • 中和招标有限公司离子色谱仪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离子色谱仪采购,项目编号:0760-2542JG030602,招标范围:离子色谱仪,招标机构...
    2025-05-06 11:04:36
  • 就等你了!“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报名开启

    2025年5月9日14:00,化工仪器网积极响应行业需求,特联合安东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举办“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2025-05-06 10:36:28
  • 预算291万元 中国农科院采购水科学与工程公共实验室设备

    中国农业科学院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科学与工程公共实验室绿色发展装备购置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91万元。
    2025-04-29 10:17:20
  • 超2.9亿元采购计划!北京中医药大学将集中购置数百套仪器设备

    北京中医药大学计划采购数百套仪器设备,包括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圆二色光谱仪等,预算总金额超2.9亿元。
    2025-04-28 15:00:46
  • 关注水质安全,“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开课在即

    2025年5月7日14:00,化工仪器网特举办“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聚焦离子色谱、液质联用、在线毒性分析等仪...
    2025-04-27 15:37: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