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1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2024年10月30日 09:46:12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141

近日,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联合申报的“偏粗粒度铁精矿急落差管道安全输送工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科技成果鉴定。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 近日,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联合申报的“偏粗粒度铁精矿急落差管道安全输送工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科技成果鉴定。这一科技成果标志着偏粗颗粒铁精矿管道输送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中国煤科在浆体管道输送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研究成果已被应用于国内自主设计的规模最大的南芬铁精矿管道,该管道的最大年输送铁精矿量达到了640万吨。自运行以来,南芬管道已经稳定运行超过8个月,累计运输铁精矿粉超过320万吨。这一成果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效益,为浆体管道绿色输送技术贡献了煤科力量。
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在浆体管道输送领域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针对偏粗粒度铁精矿,通过优化工艺和参数,研究团队首次建立了偏粗颗粒急落差铁精矿管道输送模型和防堵塞方法。此外,还成功突破了矿浆管道SCADA系统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的难题,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浆体管道绿色运输作为一种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经济环保的新型固体物料运输方式,已经逐渐成为继铁路、公路、水路运煤方式以外的第四种运输方式。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表示,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发展完善管道新兴产业,致力于形成该产业链头部技术优势,推动固体物料绿色运输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次科技成果的通过鉴定,不仅是对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在浆体管道输送领域技术创新的肯定,也为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浆体管道绿色运输有望成为更多行业首选的运输方式,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素材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2025-04-30 17:34:22
-
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富安达智能携高精度气体传感器闪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应用硬件的企业,富安达智能携多款气体传感器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IE expo China 2025。2025-04-30 16:22:53 -
2024年4月以来,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已累计遴选发布科技成果4040项。2025-04-30 16:22:45
-
iPS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普通细胞转化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为治疗失明、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2025-04-30 16:22:32
-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025-04-30 16:02:30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2025-04-30 14:03: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