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不容忽视的电子垃圾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
2024年10月29日 16:32:45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225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原理是基于算法、模型和规则,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规则学习能力,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并创造出新的内容。并且输出的内容可以是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多种形式。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原理是基于算法、模型和规则,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规则学习能力,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并创造出新的内容。并且输出的内容可以是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多种形式。
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生成式人工智能近年来受到了高度关注,相关的模型更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如今,当我们接通电话,打开网页,甚至是不经意地瞥一眼路边的广告牌,都会遇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内容。
诚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不少行业带来了便利,但是它也冲击了传统行业,并且带来了包括就业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发展难题。但更糟糕的一点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造成电子废弃物垃圾的疯狂增长,并且会直接威胁到全球可持续发展。
电子废弃物垃圾指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及其废弃零部件,以及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规定纳入电子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根据联合国发布的第四次全球电子废物监测报告,2022年全球电子废物产生量达到6200万吨,并且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子废物产生量将超过7400万吨。
而电子废弃物垃圾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电子产品市场消费需求增大、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以及电子产业自身品类不断丰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及生产需求促使了包括GPU(图形处理器)在内的电子器件迭代加速。与此同时,随着算力需求及技术发展,越新的配件,如电子芯片,其内部的设计更加复杂,设计的细小零件也就越多,废弃后产生的垃圾就越多,回收难度也越高。此外为了享受人工智能的便利,大众的设备也被迫需要缩短更新周期,这也会带来更多的电子产品废弃。
根据中外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不采取循环经济的策略,2020年至2030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电子废弃物将可能增加近1000倍,或累积达120万至500万吨(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电子废弃物挑战”,发表于《自然—计算科学》期刊)。
这些垃圾中,包含了150万吨印刷电路板和50万吨服务器电池,并且涉及到了铅和铬等有害材料,不优化处理不但会带来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当然,针对这个问题,研究团队也给出了解决的方向。据悉,研究人员立足于“需求—算法—算力—芯片”分层解析框架,依据生命周期工程思想,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循环经济的措施策略。提出采取循环经济策略,包括延长现有架构的寿命以及在再生产过程中重复利用关键模件和材料,或许让人工智能产生的电子废弃物垃圾减少86%。
此外,研究中还提到,先进芯片出口限制会增加旧时代芯片的大面积应用,从而带来更多的电子废弃物。因此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优化电子废弃物管理策略,优化人工智能使用及治理策略,鼓励尖端芯片产业合作不但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还能减少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资源环境影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2025-04-30 17:34:22
-
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富安达智能携高精度气体传感器闪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应用硬件的企业,富安达智能携多款气体传感器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IE expo China 2025。2025-04-30 16:22:53 -
2024年4月以来,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已累计遴选发布科技成果4040项。2025-04-30 16:22:45
-
iPS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普通细胞转化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为治疗失明、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2025-04-30 16:22:32
-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025-04-30 16:02:30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2025-04-30 14:03: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