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西安交大研发新型荧光传感器 实现钍离子快速可视化检测
2024年08月12日 14:11:46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8272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林健教授团队在放射性元素检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荧光颜色可调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s)作为钍(Th)Th4 离子的高效荧光变色传感器。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林健教授团队在放射性元素检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荧光颜色可调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Ln-MOFs)作为钍(Th)Th4+离子的高效荧光变色传感器。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放射性污染物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新工具,还极大地简化了检测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钍(Th)作为地壳中丰度最高的锕系元素之一,多数以氧化物的形式与稀土金属和铪等金属的氧化物共生,存在于独居石、氟碳铈矿等矿物内。稀土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钍的废渣,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放射性钍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稀土开采中钍的检测,传统检测方法虽精确但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满足快速、便捷的现场检测需求。因此,开发一种快速、便携且经济的钍检测手段成为科研界的重要课题。
 
  林健教授团队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一挑战展开。他们通过精细调控镧系金属离子Eu3+和Tb3+的掺杂比例,成功实现了EuxTb1-x-BDC-OH荧光颜色从绿色、黄色、橙色到红色的精细调节。这些Ln-MOFs对Th4+离子展现出独特的荧光变色响应:随着Th4+离子浓度的增加,荧光颜色由镧系离子的特征发光逐渐转变为配体的蓝色荧光,其中,Eu-BDC-OH表现出极高的灵敏度。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团队基于软硬酸碱理论提出的创新溶解-重结晶机制。研究发现,Th4+作为比镧系金属离子更硬的路易斯酸,能够促使EuxTb1-x-BDC-OH溶解并重新结晶为UiO型的Th-MOF,从而引发荧光颜色的显著变化。团队巧妙地利用了MOFs的不稳定性,将其转化为检测Th4+离子的独特优势。
 
  为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与便捷性,研究团队还设计了一款便携式红绿蓝(RGB)三原色光电读取装置。该装置能够迅速将MOFs的发光颜色转换为RGB值,并通过Logistic函数模型建立B/(R+G)比值与Th4+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一创新不仅简化了检测流程,还实现了在5分钟内快速、准确地测定Th4+浓度,且对Th4+离子具有优异的选择性。
 
  这项研究不仅为放射性核素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也为未来放射性污染物的快速筛查与监测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与推广,这一成果将在环境保护、核能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交大新闻网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全球最大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开启精准诊疗新时代

    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
    2025-04-30 17:34:22
  • 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富安达智能携高精度气体传感器闪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应用硬件的企业,富安达智能携多款气体传感器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IE expo China 2025。
    2025-04-30 16:22:53
  • 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打造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

    2024年4月以来,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已累计遴选发布科技成果4040项。
    2025-04-30 16:22:45
  • 干细胞疗法:日本医学变革的引擎与全球启示

    iPS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普通细胞转化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为治疗失明、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2025-04-30 16:22:32
  • 4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 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
    2025-04-30 16:02:30
  • 工信部发布2025质量工作通知 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
    2025-04-30 14:03: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