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抽水蓄能电站保障电力系统负荷平衡
2024年07月22日 16:27:20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389

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特殊的水力发电厂,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利用水能进行储能与发电的装置——通过利用电力系统中多余电能,把下池(低位水库)内的水抽到上池(高位水库)内,以位能方式蓄存,待系统需用电时,再从上池放水至下池发电。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特殊的水力发电厂,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利用水能进行储能与发电的装置——通过利用电力系统中多余电能,把下池(低位水库)内的水抽到上池(高位水库)内,以位能方式蓄存,待系统需用电时,再从上池放水至下池发电。
 
  这种储能发电的模式有许多优点,例如整个储能系统具备较大的储能空间,并且根据用电需求可以做出快速响应。与此同时,由于本身机械储能技术就非常成熟,因此抽水蓄能的技术也得到了保证,能够给予整个系统稳定性与不错的经济效益。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机械储能结构工作时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且使用寿命长,这让整套系统和节能环保有了密切的联系。也正因如此,在强调低碳的如今,抽水蓄能电站受到了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南方区域,堪当重任。
 
  而就在最近,南方电网公开了今年上半年南方区域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这项技术的价值。数据显示,上半年南方区域7座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发电量近达59.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3%;机组启动次数超2万次,同比增长20.9%。为整个电力系统负荷平衡提供了技术保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数据均突破了最高数据。
 
  而这项数据的背后,其实还揭示了其他的消息。
 
  首先从电力产业发展来看,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协调电网负载的系统,本身也担当着帮助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的重任,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性、波动性新能源的普及,基本都需要这种大容量储能装置的参与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抽水蓄能机上半年启用频次大幅提高直接体现了其对于电网的调峰储能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间接说明了上半年我国南方地区在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有着显著的进步。
 
  其次抽水蓄能机组的高频启用本身也涉及到许多技术的参与,因此这项数据背后其实体现了众多基础创新技术的发展,例如智能化调度、物联网。事实上,在相关采访中,工作人员也提过,在智能化调度和高效设备维护的双重支撑下,“370平方米的集控大厅里,1名值班员就可远程控制2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的实时启停,效率达到属地分散控制模式的2至3倍”,并且整套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也很强,检修人员可以轻松精准的掌握设备状况。
 
  总而言之,抽水蓄能电站在收获可观数据的同时,也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2025第一季度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披露,谁最抢眼?

    近期,各大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化工仪器网特整理了70家企业的一季报财务数据,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带大家了...
    2025-05-13 17:22:29
  • 数据中心建设潮:数字经济的引擎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数字时代的动力心脏”支撑着“数字居民”的互联网日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
    2025-05-13 15:44:46
  • 预算320万 复旦大学采购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

    复旦大学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的预算金额为320万元,项目编号为HW2025042205(3109-254Z20253009)。
    2025-05-13 15:31:26
  • 超声波助力燃料电池高效回收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或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2025-05-13 11:12:32
  • 吉林高博会:创新成果的集结号与政产学研融合的新起点

    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创造出众多中国第一。截至2024年12月上旬,吉林省已成功转化省内科技成果...
    2025-05-13 11:07:40
  • 明前茶为什么更好喝?我国科学家发现其中奥秘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发现,茶特殊的鲜味与香味来自于其中的茶氨酸,这是一种类似味精的物质,其主要作用...
    2025-05-12 16:06:4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