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科技为文化遗产筑起抵御气候变化的城墙
2024年07月05日 10:54:24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6830

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智慧的结晶与创造力的见证,是人类文明延续至今留存下来的瑰宝。通过研究文化遗产,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过去,探究历史真相,汲取历史智慧,为当前及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灵感与借鉴。可以说,文化遗产连接着文明交流,促进着文化沉淀。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智慧的结晶与创造力的见证,是人类文明延续至今留存下来的瑰宝。通过研究文化遗产,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过去,探究历史真相,汲取历史智慧,为当前及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灵感与借鉴。可以说,文化遗产连接着文明交流,促进着文化沉淀。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异常天气、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威胁着文化遗产的存续。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世界遗产因此遭受重创,留下遗憾。正因如此,如何从气候变化引发自然灾害保护并合理的正确修复这些文化遗产,成为了如今文物保护的重点项目。
事实上,此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就更新发布了针对世界遗产的气候行动相关政策文件,其中强调了“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遗产面临的最重大威胁之一”,并且还在相关数据中心提到了全球有近六分之一的文化遗产正在或可能遭受气候变化威胁,这种威胁很多样也很复杂。
以较为常见的情况举例。像是暴雨、洪水、飓风等极端天气,本身就会直接攻击文化遗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物理破坏。与此同时,这些极端气候带来的湿度上升、水位变化,还会进一步引起潮湿,带来霉菌滋生等持续性影响,损害文物。事实上即便是长时间的光照也会破坏文物。长期的高温与紫外线照射会影响到文化遗产上的敏感材料,尤其是彩绘类、纺织类的产品,在高温和强紫外线下,同样遭受着不可逆的破坏。
而我国在这方面其实已经进行了诸多努力,并且大量创新技术被应用到其中,收获了不错的成果。
一方面,我国针对自然灾害下的文物保护,建立了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为应对自然灾害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明确应急响应机制、救援措施和恢复重建方案。保证了灾害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减少文化遗产的损失。
另一方面,针对保护工作尤其是防灾减灾,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积累,并且持续在推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利用精密检测技术对文化遗产信息进行剖析,用现代测绘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建模记录为文虎的后续保护提供了重要信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监测预警,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
这些现代科技设备中,不乏我们熟悉的产品,例如对文物质地结构、工艺信息等进行无损检测分析的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为文物提供高精度模型的多图像三维建模技术、工业CT技术等等。
值得一提是,就在最近,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联合发布《气候变化下文化遗产保护宣言》,呼吁全社会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深远影响,为后世子孙留下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财富。
由此可见,我国应对自然灾害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在提升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能力,更是在为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助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迈向新高度 第63届高博会将于长春举办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将于5月23至25日在吉林长春举办,将围绕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这一主题,集中展示吉...2025-05-14 17:06:17 -
近期,各大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化工仪器网特整理了70家企业的一季报财务数据,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带大家了...2025-05-13 17:22:29
-
数字时代的动力心脏”支撑着“数字居民”的互联网日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2025-05-13 15:44:46
-
复旦大学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的预算金额为320万元,项目编号为HW2025042205(3109-254Z20253009)。2025-05-13 15:31:26
-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或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2025-05-13 11:12:32
-
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创造出众多中国第一。截至2024年12月上旬,吉林省已成功转化省内科技成果...2025-05-13 11:07:4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