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性技术研发!
2024年06月27日 14:37:53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6409

会议强调,要切实发挥中央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骨干支撑作用,围绕破解卡点堵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眼产业链整体突破,压紧压实责任,加速攻关突破。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6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切实发挥中央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骨干支撑作用,围绕破解卡点堵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眼产业链整体突破,压紧压实责任,加速攻关突破;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攻关体系,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抓好攻关成果应用推广,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
 
  会议指出,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针对当前科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国资央企将作为攻关的主力军,聚焦产业链整体突破,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确保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会议强调要压实责任,加速攻关突破,并积极融入国家攻关体系,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同时,注重攻关成果的应用推广,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形成产业优势。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加强基础前沿探索,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支持中央企业加大投入力度,牵头组织实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同时,强化科研院所作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共性技术研发和跨行业跨领域技术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在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会议要求建设一批创新力、竞争力比肩世界一流企业的科技领军企业,并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一批中央企业成为科技领军企业。同时,强化要素集聚,支持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加快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平台支撑。
 
  会议还就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动力提出了要求,强调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强化政策支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进一步营造优良创新氛围,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建设。
 
  在防汛抗旱工作方面,会议要求国资央企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加强分析研判和针对性部署,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抗旱措施,确保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国资央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国资央企将继续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全球最大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开启精准诊疗新时代

    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
    2025-04-30 17:34:22
  • 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富安达智能携高精度气体传感器闪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应用硬件的企业,富安达智能携多款气体传感器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IE expo China 2025。
    2025-04-30 16:22:53
  • 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打造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

    2024年4月以来,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已累计遴选发布科技成果4040项。
    2025-04-30 16:22:45
  • 干细胞疗法:日本医学变革的引擎与全球启示

    iPS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普通细胞转化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为治疗失明、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2025-04-30 16:22:32
  • 4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 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
    2025-04-30 16:02:30
  • 工信部发布2025质量工作通知 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
    2025-04-30 14:03: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