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手机版

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资讯中心

化工仪器网>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今日焦点时事热点行业动态企业动态政策法规

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已超5000亿元 智能经济未来可期

2024年05月27日 14:37:48来源:化工仪器网点击:4811
分享: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自本年度全国两会的召开,人工智能再度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不仅3次提到“人工智能”,更首次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一创新性的行动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回顾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从2015年提出的“互联网+”到2019年提出的“智能+”,它们在不同阶段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引领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人工智能+”行动,不仅顺应了全球AI发展的潮流,更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势紧密相连。这一行动无疑将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开启新篇章。
 
  “智能+”与“人工智能+”虽然看似相近,但内涵却有所不同。如果说2019年的“智能+”更侧重于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赋能,那么今年的“人工智能+”行动则体现出从研发到场景应用再到产业打造的全链条赋能,并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数字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事实上,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企业数量超4500家。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达30.6%
 
  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人工智能+”行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中国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融合应用不断拓展,已在智慧矿山、药物研发、气象、政务、金融、智能制造、铁路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聊天机器人、智能搜索、文本生成等应用中普及。
 
  AI技术不仅仅助力智能制造,还能预测台风、识别故障、制定生产计划……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不少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表示,要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要加快建立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体系,打造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着力实现应用算法、智能芯片等关键技术的突破。
 
  总体而言,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这一突破性数据不仅展现了我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布局。随着“人工智能+”这一行动的深入推进,相信人工智能将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


可再生能源系发展重心 清洁能源生产稳健 2024-06-17 15:52:48
能源是发展社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换言之,能源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能源的供给与利用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开了2024年5月份能源生产情况,整体呈现出稳健的态势,
《温州市鹿城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印 2024-06-17 15:17:33
经十届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温州市鹿城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下称《若干举措》)于近日正式印发。
A股“股王”茅台大跌,白酒股与科技股谁才是王者? 2024-06-17 15:12:20
在近期的股市中,作为A股“股王”,万亿茅台股价大跌,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关于科技股和白酒股的比较和竞争。
聚焦碳排放 中国科学院发布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 2024-06-17 14:06:1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全面、科学地理解碳排放的现状和趋势,中国科学院近期发布了《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
全国首部!福建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条例即将施行 2024-06-17 11:21:54
《福建省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关于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地方性法规。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970297226@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天津市兰博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产品对比发布询价建议反馈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
网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