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 北京蝉联全球第一科研城市
2023年11月24日 15:52:12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902

11月22日,根据《自然》增刊《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的数据显示,北京在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最新名单中排名世界第一。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构建和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搭建人才事业平台作为第一任务,持续优化科研主攻方向、科研组织形式、人才工作职能。北京市集聚了9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12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近3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集中承载地,人才优势突出。
11月22日,根据《自然》增刊《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的数据显示,北京在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最新名单中排名世界第一。2021年至2022年,北京贡献了中国自然指数总份额的近20%,北京在化学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农业兽医和食品科学、工程等6个学科中排名全球第一。
其他进入前十名的科研城市分别是纽约都市圈、上海、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等城市,有五个中国城市上榜。中国还另有5个城市跻身全球科研城市前20强,包括合肥、杭州、天津、深圳和西安,充分体现了我国近些年来在科研创新方面表现突出。
据悉,报告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等三个维度对全球100个城市(都市圈)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并新增“学科策源地”和“人工智能技术专利”2个焦点报道,自然指数追踪82本发表在高质量自然科学与健康科学期刊上的相关科研论文,通过对有关机构、国家或地区论文的数量和占比等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反映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及合作情况。经数据分析,33个城市被自然指数评估为全球学科策源地。
根据自然指数主要指标之一的份额,2021至2022年,中国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数中的表现持续上升。其中,北京贡献了中国在自然指数总份额的近20%,科研成果在全国占据了重要比重。
据悉,《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增刊显示中国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数中排名快速上升与地球和环境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尤其是气候变化和污染相关的研究,北京和南京是领域内科研指数增长最快的中国城市,2021至2022年调整后份额的绝对增长值分别为165和71,这一领域研究指数的快速增长与我国的环保政策也保持一定的相关性。
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扶持力度,增强高校的科研能力。除此之外也应当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创新,建立良好的合作体制,发挥科研院所、大学的科研创新能力,为社会的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活力。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期,各大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化工仪器网特整理了70家企业的一季报财务数据,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带大家了...2025-05-13 17:22:29
-
数字时代的动力心脏”支撑着“数字居民”的互联网日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2025-05-13 15:44:46
-
复旦大学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的预算金额为320万元,项目编号为HW2025042205(3109-254Z20253009)。2025-05-13 15:31:26
-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或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2025-05-13 11:12:32
-
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创造出众多中国第一。截至2024年12月上旬,吉林省已成功转化省内科技成果...2025-05-13 11:07:40
-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发现,茶特殊的鲜味与香味来自于其中的茶氨酸,这是一种类似味精的物质,其主要作用...2025-05-12 16:06:4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