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日媒:7月23日起将实施半导体制造设备等23项商品出口限制
2023年05月26日 08:33:20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468

经过两个月的公示,日本政府将从7月份开始对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实行出口限制。日本宣布将限制武器等面向军事能转用的民生品的出口,除友好国家外,相关产品的出口需要经产省事先许可。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3月3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关于根据出口贸易管理令附表第一及外汇令附表的规定修改部分规定货物或技术的省令等的修改概要》的文件。
 
  根据外汇及外国贸易法(外汇法)对货物等省令进行了修改,最新措施的重点是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制造芯片所需的极紫外(EUV)设备也被列入其中。这23项包括:3项清洗设备、11项薄膜沉积设备、1项热处理设备、4项光刻/曝光设备、3项刻蚀设备、1项测试设备。
 
  日本方面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该法案并非针对特定国家的限制,也不代表追随美国政府的限制法规,但这个说法似乎得不到行业相关人士的认同。经产省虽未将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指定为限制对象,但是追加的23个品种除了面向42个友好国家和地区以外,其他均需个别许可,即实际上对不包含在其中的中国的出口是极其困难的。
 
  据悉,这项将于7月生效的出口限制可能会影响到十几家日本公司生产的设备,例如两家核心设备供应商尼康(Nikon)和东京电子(TEL),前者是全球第二大DUV光刻机制造商,后者控制了全球90%的涂胶显影设备。路透社称,能够制造14/16nm及以下先进芯片的蚀刻机将受到影响。
 
  中国的半导体业界认为,经济产业省此次强化限制,可能会比美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更大的打击,有可能强化EUV曝光装置等半导体制造装置的国产化措施。
 
  5月23日,中国商务部就日本的出口限制表示:“这是对出口管制措施的滥用,是对自由贸易和国际经贸规则的严重背离,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在日方措施公开征求意见期间,中国产业界纷纷向日本政府提交评论意见,多家行业协会公开发表声明反对日方举措,一些日本行业团体和企业也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方公布的措施未回应业界合理诉求,将严重损害中日两国企业利益,严重损害中日经贸合作关系,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冲击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
 
  日方应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及中日经贸合作出发,立即纠正错误做法,避免有关举措阻碍两国半导体行业正常合作和发展,切实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湖南出台新规!力推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湖南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
    2025-05-09 14:30:18
  • 覆盖19个细分领域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

    5月8日,由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再制造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北唐山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报告(2025)...
    2025-05-09 13:57:51
  • 2025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申报进行中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发布《2025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申报通知》,其中申报时间明确为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
    2025-05-09 13:27:49
  • 仪器仪表类共8家 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公布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经自愿申报、地方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程序,共选出242家...
    2025-05-09 13:27:34
  • 守护安全“边际线” 全链条监管护航特种设备安全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试行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缺陷特种设备召回管理规则》等系列文件,以此来加...
    2025-05-09 13:16:05
  • 四川省征集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攻关需求

    日前,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征集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攻关需求的通知》,现公开征集攻关需求。
    2025-05-09 10:35:2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