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突破尺寸极限 超高能量吸收密度力学超材料制成
2023年04月24日 11:48:44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466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重庆大学合作,利用核径迹技术制备具有超高能量吸收密度的力学超材料研究取得了进展。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力学超材料是指一类具有人工设计的结构,并表现出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力学性质的复合材料。其中,能量吸收型力学超材料可以更高效地吸收机械能,这要求材料本身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应变能力。但在通常情况下,材料的高强度和高应变能力很难同时获得。
 
  纳米晶格是一类新兴的力学超材料。由于纳米尺寸效应以及丰富的空间构型和材料选择,纳米晶格可以在更轻质的情况下实现超常的力学性质,有望在未来高性能材料领域带来变革性的应用。纳米梁晶格是纳米晶格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然而长期以来,梁直径小于100纳米的金属纳米晶格的制备很难突破,其力学性质还不是很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重庆大学合作,利用核径迹技术制备具有超高能量吸收密度的力学超材料研究取得了进展。他们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利用核径迹技术,成功制备了梁直径仅为34纳米的金和铜准体心立方纳米梁晶格。该方法突破了已有纳米梁晶格力学超材料的尺寸极限,实现了梁直径和相对密度的可控可调。
 
  实验结果表明,铜纳米梁晶格的能量吸收密度超越了已有纳米梁晶格,刷新了纳米梁晶格超材料的能量吸收阿什比图。此外,金和铜纳米梁晶格在密度不到块体材料一半的情况下,其屈服强度超过了其对应的块体材料。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实验和模拟揭示了其超常力学性能主要源自尺寸效应、准体心立方几何构型和金属良好延展性的协同作用。
 
  除此之外,该研究也证明了金和铜准体心立方纳米梁晶格具有优异的能量吸收能力和抗压强度,加深了对纳米梁晶格力学性质的理解;同时实现了核径迹技术在纳米结构超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为探寻超高能量吸收密度的纳米梁晶格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5月20日正式施行!国务院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拟于今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
    2025-05-09 13:22:18
  • 规范生产考核巡查工作 中办国办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2025-05-08 14:28:09
  •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浙江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自2025年6月1日...
    2025-05-08 10:13:58
  • 关注这15类重点情形!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近日,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期半年,结束后转为常态化机制。
    2025-05-07 13:47:13
  • 国家能源局公布一季度能源发展情况 支持民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一季度能源发展情况,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加快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
    2025-05-07 13:29:21
  • 共计6家 2025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公示

    日前,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对2025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2025-05-07 10:44: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