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提出二氯甲烷真空紫外光电离中的竞争新机制
2023年02月16日 15:39:1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杨 点击量:3947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海洋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提出了二氯甲烷真空紫外光电离中的竞争新机制,对研究大气平流层臭氧消耗机制和有害卤代烃的光降解提供了参考。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目前普遍认为平流层臭氧损耗和日益增加的含氯(或溴)氟碳化物的排放有直接关系。氯(或溴)氟碳化物在平流层吸收紫外光释放出的活性氯(或溴)原子可夺取臭氧中的氧原子,并引发一系列自由基反应,是平流层臭氧损耗的主要原因。极地平流层云导致的非均相反应又加速了臭氧耗损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海洋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提出了二氯甲烷真空紫外光电离中的竞争新机制,对研究大气平流层臭氧消耗机制和有害卤代烃的光降解提供了参考。
 
  二氯甲烷(CH2Cl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溶剂,也常用作生产过程中的反应介质,但其沸点低、极易挥发,因此带来的环境危害和健康危害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太阳发射光谱中,存在非常强的真空紫外光,可以使二氯甲烷光解产生对臭氧层破坏性非常强的氯原子,因此二氯甲烷的光化学过程对研究平流层臭氧消耗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该工作中,研究团队根据不同气压和不同浓度下二氯甲烷光电离产物的差异,提出了二氯甲烷真空紫外光电离的机制:主要的两种光电离产物是CH2Cl+和CHCl2+,CH2Cl+由两个互相竞争的通道——离子对和光解辅助的光电离产生,离子对通道在高数密度下被有效淬灭;CHCl2+由光解和自由基反应产生的CHCl2·自由基通过光电离产生。相关工作建立了定量描述二氯甲烷光电离产物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加深了对二氯甲烷在真空紫外波段复杂光化学行为的理解,揭示了光解离在卤代烃真空紫外光电离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关研究成果以Ionization of Dichloromethane by a Vacuum Ultraviolet Krypton Lamp: Competition Between Photoinduced Ion-Pair and Photodissociation-Assisted Photoionization为题于近日发表在《物理化学快报》(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来源: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产氢效率提升15倍 新材料让光解水更高效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稀土元素钪对光催化分解水的催化材料进行改造,成功制备出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利用该催化材料,产氢...
    2025-04-09 13:06:12
  • 普敦科技新工厂全面投产,规模化生产助力客户无忧体验

    普敦科技的新工厂在上海松江区正式投产,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设备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无忧体验,为行业发展贡献...
    2025-04-02 11:17:11
  • 普敦科技新征程:全面推进LNI产品本土化战略

    普敦科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产业本土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政策号召,迈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步——在中国珠海成立生产工厂,旨在...
    2025-03-25 16:00:42
  • 普敦科技:以客户为中心的售后服务,定义行业新标准

    化工仪器网采访普敦科技售后服务总监黄智楹,其团队秉持“客户至上”理念,通过专业化团队、24小时响应机制及未来AI技术应用,为客户提...
    2025-03-12 14:51:30
  • 对话普敦科技实验室销售总监李易峻——谈国内外市场战略与技术革新

    普敦科技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通过“立足本土,放眼全球”战略应对挑战。在国内,其磁性固相萃取系统和磁珠材料凭借高质量和定制化服务获得...
    2025-03-10 15:26:11
  • 对话普敦科技技术总监 | 揭秘普敦未来产品布局

    近日,普敦科技技术总监罗孝明先生接受了化工仪器网的专访,详细介绍了公司未来的产品布局和发展战略。普敦科技将继续立足并坚持气体发生器...
    2025-03-06 17:30:2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