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2022年医疗器械产业持续高增长,营业收入预计达13000亿元
2023年01月17日 14:29:17
来源:制药网 点击量:6919

据预计,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或达13000亿元,同比或增长12%左右。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分析人士指出,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纵观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稳中求进,产业规模持续高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5年到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规上+规下数据)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65%,即从6297亿元增长到11560亿元。据预计,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或达13000亿元,同比或增长12%左右。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在终端临床需求、政策支持、进口替代等推动下,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有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7.6%,达到9640亿元,据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1710亿元。
同时,国内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数量也稳步发展。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22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2500个。仅2022年12月,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339个。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73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37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25个,港澳台医疗器械产品4个。
此外,有数据统计,2022年,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数量同比增长63.04%,达到1844件;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数量达到13334件;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新增备案数量达到29807件。从细分领域分布来看,2022年境内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数量较多的为体外诊断试剂(占比17.2%)、无源植入器械(占比21.7%)两个领域。
而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增长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增长较快。其中2022年突破三万家,截至2022年9月达31503家。
按照生产医疗器械产品类别来,2022年,可生产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有19025家,增长快;可生产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有14119家,增长平稳;可生产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有2412家,增长较快。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及人民健康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正在持续高速增长。且随着利好政策加持、国内医疗器械厂家技术迭代、医保控费的推动,进口替代成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如在政策端,国务院、药监局多次发文,支持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尤其是鼓励临床急需、创新度较高的产品加速上市;
在支付端,医保控费和集中带量采购一方面为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挤出了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要考虑全球市场价格同步的问题,国内医保控费和集中带量采购对国际医疗器械厂家的挤出效应较为明显。
此外,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增长,市场扩容空间大,更是有利于推动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快速扩张和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山东中医药大学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 ”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40万元。2025-04-28 09:42:04
-
日前,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针对医用机器人、人工智...2025-04-08 09:59:13
-
严控医疗器械质量关卡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5年医疗器械抽检方案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5年医疗器械抽检方案,强化检验、复检、处置全流程监管。要求严格依据标准开展检验,对拒不配合企业实施信用惩戒,复...2025-03-31 15:14:10 -
2025年3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境内企业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对进口医疗器械境内生...2025-03-28 15:03:18
-
近日,毕节市妇幼保健院就“毕节市妇幼保健院采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试剂项目(二次)”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787.6...2025-03-25 09:15:45
-
全国政协委员丁列明: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医药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今年提交了三份提案,分别关于激发企业在医药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聚焦市场...2025-03-05 13:02:4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