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拟修订 四项优化完善海洋生态保护机制
2022年12月30日 11:52:18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江鱼 点击量:6954

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将完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海洋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海水的有机统一性及其流动交换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的有机联系,使海洋的整体性和构成要素密切相关,任何海域的某些要素的变化(包括自然和人为)都不能仅限于产生的具体场所生物依赖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2022年6月中旬,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比较稳定,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全国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为轻度污染。但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和近海微塑料问题仍存在,海洋环境保护还需进一步深入。
近日,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于1999年修订,并经过先后三次进行了修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脚步加快,海洋环境保护新需求亟待解决。据介绍,修订草案将完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海洋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相比现行法律,修订草案强调近岸海域突出环境问题,根据国家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要求,优化入海排污口设置,强化入海排污口监管,明确各类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和日常监督管理,增加入海排污口信息平台建设等规定,加强陆源污染防治。
其次,修订草案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等的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本次法律修订的重点内容之一。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总体较为脆弱,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海洋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修订草案完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海洋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保护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物种、生物遗传资源的规定,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同时,修订草案还强调海岸线保护,建立健全自然岸线控制制度,明确严格保护岸线的范围,增加海岸线分类保护与利用、因地制宜划定海岸建筑退缩线等规定。
另外,修订草案对防治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提出新要求,统一海岸工程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保护要求,将现行法律第五章“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和第六章“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合并为一章。修订草案还完善了建设项目生态保护要求,明确建设项目应当避免或者减轻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增加建设项目不得造成领海基点及其周围环境的侵蚀、淤积和损害等规定。
在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方面,修订草案规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定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制度,同时修改完善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与“区域限批”制度,增加排污许可管理规定。不仅如此,修订草案还增加了海洋环保信用评价与应用规定,将相关信用记录纳入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新华社、科技日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全国政协委员滕佳材: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滕佳材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言,强调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并提出强化规划引领、实施科技兴海...2025-03-11 10:15:04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李备研究员团队与长光辰英工程化团队联合研制出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填补了国内外应对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检测与分选深...2025-01-10 11:06:19
-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上回收平台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44OIT391263,招标范围:第1包:海上...2025-01-06 10:08:42
-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正式揭牌 对标全国一流海洋监测机构
11月22日,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正式揭牌,按照全国一流海洋监测机构的目标定位,努力打造成为全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2024-11-26 09:47:39 -
人造卫星的诞生,打开了茫茫太空之门,让人类的科技走向了新纪元。而对于我国来说,自主研发的人造卫星顺利升空,既展现了我国的科研实力,...2024-11-15 13:19:51
-
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委托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生物检测系统、微型波潮仪、水位波浪雷达等岸滩剖面定期监测设备,预算总...2024-09-30 08:36:2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