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为海上科考“利器”提供可靠整备环境 深水科考专用码头启用
2022年12月26日 13:38:34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6638

2022年12月18日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科考专用码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正式启用。当日,随着多功能新型科考船“海洋地质二号”缓缓抵靠该码头,我国深海探测基地保障能力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导读:2022年12月18日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科考专用码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正式启用。当日,随着多功能新型科考船“海洋地质二号”缓缓抵靠该码头,我国深海探测基地保障能力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科学考察是现代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科学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自然环境,采集实验样本,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简单的说,科考就是直接研究对象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而为了应对不同科考环境需要,更好的实施实地研究考察工作,科考使用的仪器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一点在海洋科考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科考船是海洋科考的重要基础设施,被誉为“海上实验室”。而这个名称的由来与科考船的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科考船被生产出来的目的是在海上开展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工作,也正因如此,船上配备了大量的仪器设备。
像是我国这个月刚刚入列的“海洋地质二号”。其船体可载员150人,自持力35天,续航力12000海里,安装有DP-2动力定位系统,并且配备了150吨主动深沉补偿海工吊、A型架、万米光纤绞车和地质绞车、海上水文环境测量等调查设备,是一艘具备伴随大洋钻探船进行全球航行作业能力的多功能保障船,能够完成环境评价、地质取样、物探调查、锚系作业、近海底地形调查等海洋科考调查作业。并且还可以承担电缆敷设、深水打捞、饱和潜水、风电工程勘察等海工作业。是我国深海重装备探测能力的重要组成核心之一。
有科考船自然少不了为科考船提供技术支持的码头——科考码头。随着我国多功能科考船的数量不断增加,仪器设备覆盖面不断扩大,船体的维护工作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重要。科考码头承担的便是为这些科考船提供船舶停靠、备航补给、指挥调度、维修养护等帮助。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东北角,于2020年10月开工,2022年11月主体交工验收。码头占地近20万平方米,其中陆域配套面积约1.2万平方米,码头岸线1000米,共设有5个科考船泊位。码头通过支航道与广州港主航道相连,并且可以满足全球科考船停靠用水用电标准,同时还具备强大的防洪能力,能够确保科考船的筹备、出行、返航接收的安全。
结语:科考船与科考码头是我国海洋科考工作的两个重要基础设施,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利刃”与“磨刀石”。随着我国在科研工作上的不断投入,科考船的技术实力不断发展的同时,科考码头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科考船与科考码头发展的背后,是海洋科考工作对我国科研发展的持续推进。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发现,茶特殊的鲜味与香味来自于其中的茶氨酸,这是一种类似味精的物质,其主要作用...2025-05-12 16:06:47
-
仪器设备购置项目招标的预算为112.5万元,项目编号为SZT2025-SN-XC-ZC-HW-0303。2025-05-12 15:46:35
-
5月9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联合财政厅印发《四川省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5月20日起正式施行。2025-05-12 15:38:12
-
宇树科技、西湖仪器等企业上榜!2025浙江独角兽企业榜单发布
2025浙江独角兽企业榜单发布,宇树科技、西湖仪器、阿里云、DeepSeek等企业上榜。2025-05-12 14:09:12 -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铁矿石稀土总量的测定偶氮肿分光光度法》、《铁矿石 金、银、铂、钯含量...2025-05-12 13:47:28
-
近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厅根据《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发布《2024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公示》,现对2024年度辽...2025-05-12 11:35:2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