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政策法规>正文

四川:促进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产值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
2022年11月26日 15:51:22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144

11月23日,四川省五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关于促进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为促进我钒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11月23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五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关于促进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产业链供应链强度和韧性显著增强、产业集聚不断提高,形成布局合理、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和世界级的钒钛新材料集群,产值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主要提出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创新发展取得进展、资源保障大幅改善三个方面。
 
  《实施意见》提出10项重点任务,重点围绕发展目标,提出了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加大市场推广应用、加强园区能力建设、提升资源供给能力、有序推进兼并重组、推行绿色低碳制造、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等重点任务。
 
  其中,在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指出,支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建设,推动实验室提档升级,争取纳入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新布局。组织编制钒钛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路线图及项目清单,围绕钒钛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建立钒钛产品研制示范基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等。
 
  在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加大市场推广应用方面提出,支持围绕“钒钛+新材料”进行工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发展壮大钒精细化工、钒基合金、钒电池、含钒钢材、钛化工等。支持钢铁企业加大对钒的应用,促进钒在钒电池等非钢领域的应用,支持“新能源+储能”钒电池储能示范等。
 
  此外,《实施意见》还提出5条政策保障:一是切实加强组织保障,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三是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四是做好要素保障服务,五是加快培养专业人才。
 
  钒钛产业是四川省绿色低碳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抢抓促进钒钛产业发展的机遇,着力用好攀西钒钛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钒钛产业实现新突破,促进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出台促进钒钛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十分必要。《实施意见》将为四川省钒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规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关于促进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详情请参考本文附件。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试系统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试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47-2540SCCZBA82,招标范围: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
    2025-05-12 10:47:35
  • 2025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开始推荐和申报

    为做好2025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和推荐工作,近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布《关于推荐和申报202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
    2025-05-12 10:39:05
  • 5月20日正式施行!国务院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拟于今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
    2025-05-09 13:22:18
  • 规范生产考核巡查工作 中办国办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2025-05-08 14:28:09
  •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浙江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自2025年6月1日...
    2025-05-08 10:13:58
  • 关注这15类重点情形!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近日,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期半年,结束后转为常态化机制。
    2025-05-07 13:47: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