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贴息贷款政策进入新一阶段 工作重点转向落实设备更新改造
2022年11月25日 08:31:52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点击量:5472

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明确提出要继续狠抓落实前期推出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1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狠抓落实前期推出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
 
  9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政策出台后,各地人民银行分行快速动员部署,配合教育和文旅等部门开展项目初筛上报及政企对接互动,并组织推动辖内金融机构与各项目主体进行对接,完成项目贷款签约。在国庆假期结束前就有天津、广东、福建、安徽、青海等地完成多笔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落地投放。
 
  会议指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是促投资带消费、稳经济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政策效应正在显现,还有很大潜力,同时各地情况有差异,由于多种原因有部分没落到位,要继续狠抓落实。
 
  针对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落地,会议指出,在已基本完成项目贷款签约基础上,要把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再贷款发放和财政贴息拨付,督促用款单位加快设备购置和改造。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
 
  自专项在贷款配套贴息政策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响应,加强融资对接,推动项目签约,2000亿元贷款“发给谁”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而每个签约项目贷款额度都比较大,资金需要分期投放,因此,新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保证2000亿元贷款能够“发到手”,并且“用到实处”,真正用于设备更新改造。
 
  此次贴息贷款政策共涉及4方,人民银行、财政部门、经办银行和项目主体。2000亿贷款由人民银行发放给21家经办银行,再由经办银行与项目主体签订贷款利率不高于3.2%的贷款合同,财政部门则要在项目主体享受财政贴息政策期间对贷款进行2.5个百分点的贴息。因此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落地对4方都有要求。人民银行和经办银行需要加快把2000亿贷款发放给项目主体,财政部门需要及时拨付财政贴息,而项目主体在收到贷款后要尽快采购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力争在12月31日前,将2000亿“花完”。
 
  9月以来,各大高校和医院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已经集中发布了大量招标公告,采购仪器设备。采购潮形成的底气正是我国对落实贴息贷款政策的重视。随着专项再贷款发放和财政贴息拨付加速,仪器市场将迎来更多的采购需求。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涉及1.3万企业专利权人!2025年全国专利调查工作即将启动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专利调查工作,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政策制定、规划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2025-05-10 10:00:00
  • 湖南出台新规!力推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湖南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
    2025-05-09 14:30:18
  • 覆盖19个细分领域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

    5月8日,由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再制造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北唐山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报告(2025)...
    2025-05-09 13:57:51
  • 2025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申报进行中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发布《2025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申报通知》,其中申报时间明确为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
    2025-05-09 13:27:49
  • 仪器仪表类共8家 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公布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经自愿申报、地方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程序,共选出242家...
    2025-05-09 13:27:34
  • 守护安全“边际线” 全链条监管护航特种设备安全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试行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缺陷特种设备召回管理规则》等系列文件,以此来加...
    2025-05-09 13:16:0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