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已不可阻挡!
2022年08月24日 14:16:53
来源:制药网 点击量:4136

近几年,在政策和资本等多方助推下,制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不断加速。尤其是疫情以来,患者的“行为模式也发生很大改变”,数字化医疗更是得以快速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线上医疗平台用户数量为7.07亿人,同比增长7%;2022年预计将增长至8.1亿人。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近几年,在政策和资本等多方助推下,制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不断加速。尤其是疫情以来,患者的“行为模式也发生很大改变”,数字化医疗更是得以快速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线上医疗平台用户数量为7.07亿人,同比增长7%;2022年预计将增长至8.1亿人。
此外,不完全统计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数字医疗领域就共发生了37起投融资事件,交易金额超40亿元。其中,融资额达亿元的有11笔,占总数约31%。而在国外,数字医疗健康方向也已累计发生了超240起投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金额达到392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来看,数字化已经成为医疗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药企也在越来越重视数字化转型,据了解,今年以来,各大药企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在显著加大,在2019年数字化相关费用占产品总投入费用在10%以上的药企占比就已达到23%。除此之外,药企与互联网企业关于数字化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断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给医药行业带来的价值之一是效率上的提升,因此可以明显看到,近几年来各大跨国药企、本土企业都在布局的AI制药。
如8月9日,德琪医药宣布,与AI药物研发公司德睿智药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小分子抗肿瘤首创新药的研发。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德睿智药已经对德琪医药一款临床前候选药物研发作出了贡献。6月份,海正药业也和晶泰科技再次牵手,进一步扩大了双方在化学合成领域的合作。
此外,在5月,渤健(Biogen)和MedRhythms公司宣布,双方达成一项研发合作,将共同开发MedRhythms的在研处方数字疗法MR-004,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步态(gait)障碍……
业内分析认为,伴随医药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研发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药管线迅速扩张、新药上市速度加快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应用将成为行业技术革新的热点。未来,国内制药企业要想实现创新与发展,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加速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实际上,国内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早已不可阻挡。《“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就已明确提出,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业内预计,伴随着云计算、5G、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支持数字化转型利好政策的推进,未来国内药企都将加快朝着信息化、数字化、集成化转型升级,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上一篇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期,国内多家药企在国际化征程中迈出重要步伐,其原料药产品相继获得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EP证书),为国产原料药进军欧洲市场注入了...2025-04-30 16:04:52
-
4月29日,有机构在研报中表示,医药板块基本面持续向上复苏,政策持续向好,本周重点关注医药创新成长主线(创新药催化不断)。机构还建...2025-04-29 15:51:16
-
有基金经理表示,更多的公司即将进入扭亏为盈的阶段,让市场看到优质创新药公司前期的研发投入,最终是可以带来真实业绩兑现的,从而提高了...2025-04-28 13:52:08
-
自2019年头个国产创新药闯关FDA成功以来,获FDA批准上市的国产原研创新药已经增至8款。2025-04-27 14:51:45
-
七部门重磅部署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券商力荐掘金AI医疗未来新机遇
日前,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总体要求: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2025-04-25 16:59:11 -
4月23日,一大批药企集中披露2025年一季报,其中赛升药业、金凯生科、华北制药、浙江医药四家药企今年一季度实现业绩翻倍增长。2025-04-24 16:07:2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