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预制菜席卷餐饮业,企业应理性看待预制菜行业
2022年08月23日 14:40:25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点击量:4014

预制菜,近来成为餐饮行业的新宠儿,不仅如此,在社会层面和金融界都也都备受关注。各大资本、企业都纷纷布局预制菜赛道。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预制菜,近来成为餐饮行业的新宠儿,不仅如此,在社会层面和金融界都也都备受关注。各大资本、企业都纷纷布局预制菜赛道。据8月19日国联水产公告,该公司拟定增募集不超过10亿元资金,其中7亿元拟投入到水产预制菜的中央厨房与水产品深加工扩建等项目。据预制菜正在以飓风般的速度席卷我们的餐桌。
 
  坦白说,预制菜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不是一个新鲜事物。美国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不断完善的冷冻加工业的支撑下,开始了预制菜的发展;日本也从七十年代开始,快速发展中央厨房,突破冷链技术,实现推动预制菜产业从无到有。而在中国,2000年开始,国内就陆续出现了专业的半成品菜生产企业,好得睐与味知香两家诞生于苏州的半成品生产企业先后成立。冷链物流、包装技术的先进,以及懒宅经济的兴盛都是催发我国预制菜行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预制菜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年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相关的企业数量高达7.2万家,其中5年内成立的企业占比56.6%,仅2020年一年的新增数量就达到了1.25万家。号称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共有1319家加盟店,在全年7.54亿营收额中,加盟店贡献了3.46亿元。
 
  虽然预制菜呈现繁荣的景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预制菜行业整体上仍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市场的集中程度较低,区域性特征明显,大规模全国化经营企业数量较少。同时预制菜的消费主力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预制菜要实现市场下沉,还需多方发力。
 
  预制菜的繁荣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发展。预制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市场,预制菜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对农业、农村、农民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预制菜的生产、包装、运输都需要涉及到人力、物力的投入,预制菜也为这些行业带来去了利好。
 
  在预制菜的巨大诱惑之下,一些中小企业,甚至作坊都纷纷加入到生产预制菜的行列中。需要警惕的是,预制菜的生产要求并不低,其生产、包装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冷链运输配送能力更是制约企业发展预制菜重要因素。要同时保证每条产品线上产品开发、生产、运输、销售的正常运行,经营成本非常高。资金链一旦断裂,将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因此,企业要仔细思考一下自身优势,再作考虑。
 
  同时,企业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守住食品安全防线,做出核心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力。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从枝头到餐桌,桑葚的“鲜”靠什么守住?

    一个曾经“鲜不过一夜”的果品,正借助食品机械延展出多条产业支线,获得更长久、更广阔的市场生命。
    2025-05-06 14:35:03
  • 小樱桃产业:探索鲜食与加工的发展之路

    小樱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鲜食与加工两条路径的选择,如何走好这两条路,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4-30 16:03:15
  • 关注虾尾市场,深挖小龙虾产业潜力

    发展小龙虾深加工产业,成为破解这些难题、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类小龙虾深加工产品中,小龙虾尾凭借其独特优...
    2025-04-29 15:49:46
  • 深挖草莓产业价值拓宽发展多元路径

    从营养角度来看,草莓堪称“营养宝库”。丰富的营养成分,为草莓深加工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无论是制作饮品、食品,还是开发保健品,...
    2025-04-28 13:41:44
  • 9项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2025年农业补贴政策清单出台

    近日,国家发布了2025年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旨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
    2025-04-28 13:18:34
  • 筑牢肉制品安全防线,食品检测设备不可或缺

    食品检测设备在应对这些挑战、保障肉制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5-04-27 14:48: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