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标准发布>正文

全球首个可量化评价的零碳工厂标准正式发布
2022年08月15日 10:04:58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吴吴吴 点击量:4174

在2022年8月9日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上发布了全球首个可量化评价的零碳工厂标准——“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工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单元,我国工领域的碳排放量占整体碳排放量的近70%。2015年,国务院在《中国智造2025》中将“全面推动绿色制造”作为九大战略重点和任务之一,又在全国的两会中在此将“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零碳工厂”是指通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性节能减排和碳消除等措施,使工厂拥有综合为零的碳排放表现。在“双碳”趋势下,建设“零碳工厂”以成为企业寻求价值链“净零排放”以迈向零碳的关键路径。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零碳工厂建设仍处于萌芽阶段,没有相关的改规则与标准使得企业无法有效推行其建设工作。在2022年8月9日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上,中国节能协会与远景科技集团携手20多家机构与企业,共同发布了全球首个可量化评价的零碳工厂标准——“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零碳工厂的创建、评价原则、基本要求与评价要求等,明确了实现“零碳工厂”的关键环节,且具备明确的评价打分体系与分级细则,可适用评估机构对“零碳工厂”进行评级。
 
  据介绍,标准包含三大亮点:一是结合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代表了国际零碳标准领先发展水平,如ISO 14064、《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等“零碳工厂”的相关国际标准;二是标准具备明确的评价打分体系与分级细则,适用于评估机构对“零碳工厂”进行评级,鼓励工厂尽可能地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及负碳技术,最大程度实现“应减尽减”;三是将以标准指明方向,以实践推动标准落地,所有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均承诺将在今年内启动零碳示范工厂的建设,以实践检验标准,并引领行业零碳转型。
 
  “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作为全球首个可量化评价的零碳工厂标准,填补了“零碳工厂”标准上的空白,为全球“零碳工厂”的建设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基于“铠甲”传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解决方案。
    2025-04-30 11:09:56
  • 预算911万元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采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器

    近日,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委托甘肃中鑫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能力提升采购车载 VOCs 监测系...
    2025-04-30 09:30:04
  • 预算794.8万元 伊犁哈萨克生态环境局采购一批细颗粒物检测仪器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就“伊犁州细颗粒物组分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794.8万元。
    2025-04-25 13:10:20
  • 麦越环境亮剑环博会 展示气体监测治理一体化闭环

    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携M-2060S恶臭在线监测系统、M-2060P便携式检测系统及废气治理项目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展示了...
    2025-04-24 14:23:17
  • 三大创新仪器解码多场景环境监测 四方仪器闪耀2025中国环博会

    作为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方光电(武汉)仪器有限公司携前沿技术成果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现其以核心传感技...
    2025-04-24 09:33:09
  • 红谱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加速技术迭代与产业布局

    红谱科技近日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技术迭代、拓宽产业赛道布局、拓展全球销售渠道,还将探索...
    2025-04-22 10:55: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