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多国禁用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 其或对人体有害
2022年07月22日 10:48:10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Lani 点击量:8753

二氧化钛的使用再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如牙膏、防晒霜、油漆、粘合剂、橡胶等,都有可能含有二氧化钛的成分。二氧化钛还能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但多国禁用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其或对人体有害。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二氧化钛是一种白色固体或粉末状的两性氧化物,被认为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其黏附力强、具有无毒性,不易起化学变化,熔点很高,也有较好的紫外线掩蔽作用。二氧化钛的使用再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如牙膏、防晒霜、油漆、粘合剂、橡胶等,都有可能含有二氧化钛的成分,二氧化钛还能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
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的二氧化钛
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当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时,可能被当作着色剂或增白剂,广泛应用于面粉、固体饮料、糖果、果酱、蛋黄酱、沙拉酱、甘草制品、果冻和膨化食品等制品中。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所规定的,二氧化钛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为着色(增白),在胶基糖果中最大使用量为5.0g/kg,在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中最大使用量为10.0g/kg。
近日,美国某世界知名品牌食品制造商的一款糖果产品被爆出二氧化钛(E171)含量过高,据相关专家介绍,二氧化钛可导致人体DNA发生改变,还可对大脑等器官造成损伤,并会伤及肝脏和肾脏。
据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姚卫蓉介绍,该公司生产的这款糖果,只有在符合我国相关国家标准后才被准许上市销售,但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相关检测才能知晓目前市场上的这款糖果是否合格合规。姚卫蓉教授还表示,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钛可导致小鼠肝脏DNA氧化损伤增加,而对肺、肾、骨髓、大脑中的DNA氧化损伤未见影响。
据悉,法国早在2020年1月1日起就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E171)。去年5月初,欧洲食品安全局也更新了其对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E171)的安全性评估意见,鉴于对遗传毒性的担忧,不再认为二氧化钛(E171)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据了解,目前欧洲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已认定二氧化钛不安全,并计划从下月起在欧盟禁止使用二氧化钛。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的检测
对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二氧化钛的检测,我国目前有两部规范标准起着重要作用,即GB 2557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和GB 5009.24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氧化钛的测定》。二者完美结合,形成我国二氧化钛的有效检测体系。
一是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557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为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二氧化钛的检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这部标准中,将二氧化钛在食品中使用时的适用范围、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规定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其中,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组织状态;理化指标包括二氧化钛含量、灼烧减量、干燥减量、盐酸溶解物、水溶物、重金属、砷。
二是在国家标准GB 5009.24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氧化钛的测定》中阐述了两种二氧化钛的检测方法,即二氧化钛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文件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样品制备、试验步骤、分析方法、检出限及定量限等各方面内容。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基本的重大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更是必须严格按照使用标准执行。从食品生产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到食品消费的多样化,从源头确保食品安全。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试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47-2540SCCZBA82,招标范围: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2025-05-12 10:47:35
-
为做好2025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和推荐工作,近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布《关于推荐和申报202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2025-05-12 10:39:0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拟于今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2025-05-09 13:22:18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2025-05-08 14:28:09
-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浙江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自2025年6月1日...2025-05-08 10:13:58
-
关注这15类重点情形!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近日,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期半年,结束后转为常态化机制。2025-05-07 13:47: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