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今日焦点 Today's Focus
查看更多+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集2022年第一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
2022年07月04日 14:43:20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点击量:3072

要想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食品检测检验技术与检测方法的运用,以及这些技术手段本身所具有的效用等,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集2022年第一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想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食品检测检验技术与检测方法的运用,以及这些技术手段本身所具有的效用等,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集2022年第一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快速检测应该是近年来大家逐渐熟悉起来的词汇。得益于化学比色分析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分析检测技术、免疫学分析检测技术等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过氧化值速测试纸、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仪、肉类水分测定仪、农药残留检测仪、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等一系列快检仪器的出现,如今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分都在积极地开展“你点我检”等行动,以检测速度快、精准度、灵活度高,且短时间内能出结果的快检手段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则是食品安全监管中强有力的方法支撑,也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有效补充。随着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一方面是行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且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但另一方面,新产品、新业态的出现,也使得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更有难度的考验,普遍意义上的食品检测检测方法难以应对。所以及时地针对一些新产品、新载体、新物质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形成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将对打击食品生产经营领域掺假掺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提升系统性食品安全防范风险等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食品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市场监管部门也一直在积极开展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征集活动,着力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6月3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2022年第一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的公告。本次食品补充检验方法主要征集项目部分,主要涉及到蜜饯、减肥茶、酵素等食品中新型缓泻剂检验方法,食品(保健食品)中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检验方法,保健食品、酒类中抗风湿成分检验方法,食品中布洛芬、甲硝唑、布洛芬酸钠检验方法,腐竹油皮品中掺杂掺假检验方法,葛根粉品中掺杂掺假检验方法,香米掺伪鉴别方法,食品中其他掺杂掺假物质检验方法八大类。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征集项目则包含食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动物源性食品中非甾体类药物快速检测方法、食品中氟吡菌胺和苯哌沙米残留量快速检测方法、蛋制品中地美硝唑快速检测方法、食品中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残留量快速检测方法、食品中其他农兽药残留等物质快速检测方法六大类。
需要注意的是,报送的立项申请应具有科学数据和工作基础,报送单位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同时,项目负责人应满足具有承担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或食品安全标准相关工作经历等条件。
资料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相关资料下载: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聚焦农业领域科技创新重点方向,建设完善全国重点...2025-05-14 10:26:05
-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柠檬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2025-05-13 15:00:08
-
近日,长治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就“长治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2025年煤基油国家质检中心奖补资金设备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2025-05-13 08:55:09
-
新乡俊杰、河南中雪等众多企业也相继推出同类产品,甚至有企业将老面小笼包引入烧烤市场,拓宽应用场景。2025-05-12 14:36:10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设备将更加智能、灵活,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类的烹饪技巧与服务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2025-05-09 15:38:50
-
食品机械企业若想避免违反广告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2025-05-08 15:05:0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