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又一知名车企官宣入局氢燃料车,国内氢能政策红利热度不减
2022年06月21日 15:59:16 来源:环保在线 点击量:3616

听说了吗?沃尔沃也准备好来造氢燃料电池车了!与此同时,国内氢能商业化推广方面也是利好不断。又一车企入局氢燃料车!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听说了吗?沃尔沃也准备好来造氢燃料电池车了!与此同时,国内氢能商业化推广方面也是利好不断。又一车企入局氢燃料车!
 
  6月20日,沃尔沃对外声明称,公司正在测试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卡车,这些卡车的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公里,补能时间缩短至15分钟之内,预计2026-2030年左右实现商业化运营。
 
  在此之前,也有其他汽车品牌透露了在氢燃料车研发方面取得的进展。如长安汽车,于4月份的发布会上公开了首款氢燃料电池轿车,预计续航将超过700公里,加氢仅需要三分钟左右,预计最晚到8月可实现交付。
 
  氢燃料车优势尽显,商业化推广却遇难题
 
  氢能,作为无污染的二次能源,被业界赋予了“终极能源”的高期待。
 
  说起氢燃料在交通上的应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就比较有代表性。据报道,北京冬奥会期间共运行了超过1000两氢能源汽车,并为此配备了30余个加氢站,是目前为止一次规模较大的氢燃料车应用示范。
 
  本次商业化实践的成功,让社会各界关注到了氢燃料车,并了解到其相较锂电池车更耐低温、运行更稳定等优点。按照工信部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燃料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量左右,市场空间广阔。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氢能还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推广应用也以商用车为主,乘用落地的并不多。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氢燃料车累计销量尚不足一万辆,较10万辆的目标还有着明显差距。
 
  整体来看,“绿氢”的大规模供应难与成本高是企业持观望态度的重要原因。
 
  政策接力支持,突破“绿氢”制约指日可待
 
  自2020年正式提出“双碳”目标开始,我国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就一直在稳步推进,氢能自然也是重点方向之一。
 
  今年3月,关键性文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落地,进一步明确氢的能源属性,从制备、储存、运输、应用等多个方面指出氢能擘画出氢能产业发展的蓝图。其中特别提到了将“有序推进氢能多元化应用”,探索氢能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商业化发展路径。
 
  前不久,上海亦发布了《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表示将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作为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重点在虹桥枢纽、嘉定等推广大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在租赁用车、公务用车等方面进一步扩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绿氢”规模化推广也迎来了利好。6月初,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到,将“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开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推进化工、煤矿、交通等重点领域绿氢替代”。
 
  总而言之,待“绿氢”真正实现规模化生产,氢燃料车市场势必会较当前有显著拓展。届时,在商用车之外,乘用车领域也将掀起“氢能热”,真正实现“氢至万家”。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试系统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试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47-2540SCCZBA82,招标范围: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
    2025-05-12 10:47:35
  • 2025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开始推荐和申报

    为做好2025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和推荐工作,近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布《关于推荐和申报202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
    2025-05-12 10:39:05
  • 5月20日正式施行!国务院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拟于今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
    2025-05-09 13:22:18
  • 规范生产考核巡查工作 中办国办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2025-05-08 14:28:09
  •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浙江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自2025年6月1日...
    2025-05-08 10:13:58
  • 关注这15类重点情形!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近日,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期半年,结束后转为常态化机制。
    2025-05-07 13:47: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