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一键获取文物“身份证” 检测检验技术为文物艺术保驾护航
2022年04月13日 10:03:24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江鱼 点击量:5165

随着现代检测检验技术的更新升级,对文物、艺术品的检测鉴定技术更为炉火纯青。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 泱泱古国,上下五千年文明。流传并保存至今的画作、陶瓷、金银等艺术文化瑰宝数不胜数。而在艺术领域中,核试验明身份至关重要。曾经,多个假冒、代替的赝品在市场上大肆流通,破坏市场规则,遮掩真品光芒。
 
  如今,随着现代检测检验技术的更新升级,对文物、艺术品的检测鉴定技术更为炉火纯青。近日,一个具有唯一鉴定性、具有提取艺术品“DNA信息”仪器在检测领域“火”了一把。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台艺术鉴定设备搭载了数字身份识别系统,可对进入艺术品开展非介入式精准扫描,随机多点位对材质纤维特征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作为艺术品在保税区期间的唯一“身份信息”。也正是能够拥有唯一的身份鉴定,该台设备也被称为“艺术品唯一性识别设备”。
 
  在鉴定过程中,工作人员利用台式或手持式两种设备型号,先对艺术品进行信息采集。仪器自动对面前的古画随机选点,开展高拍扫描,将扫描结果再与原来采集的进区信息开展云端自动验证比对。接着,仪器自动出具鉴定报告,核对进入场馆内的物品是否为原物。
 
  值得一提的是,该台艺术品唯一性识别设备不仅在采集文物材料、油彩等基本信息上下功夫,还在智能化、网络化方面做了相应升级。
 
  为了防止黑客侵入篡改数据,艺术品唯一性识别设备将采集的微观数据及与作品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尺寸等基础信息加密存储到云端数据中心,并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认证备案。简单来说,相当于将同一信息存到了不同银行的不同保险箱里,破解程序难度提高了多个数量级,有效防止黑客要篡改数据。
 
  实际上,现代科技仪器、检测分析技术在考古发掘、文物认知、文物保护修复等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艺术文物领域科研人员的“千里眼”、“顺风耳”。
 
  从马王堆汉墓女尸人物复原;红外分析、X荧光技术和激光拉曼等技术分别对后蜀赵廷隐墓壁画白灰层、陶质彩绘文物作了初步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和合金技术,对洛阳唐城花园11件青铜礼器进行了分析;数字辐射成像系统与器件实验室450/240kV双源双探高精度CT成像系统进行无损检测······多个设备为考古研究、文物鉴赏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如今,不管是从资金投入还是人员配备方面来看,国家对文物保护和研究越来越重视。多个省市都建有相应的文保实验室,而且越来越多的文物、艺术品藏馆迎来一波技术理念更新,利用多种仪器设备对文物修复和研究。技术已然成为文物、艺术品检测鉴定的先锋。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试系统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试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47-2540SCCZBA82,招标范围: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
    2025-05-12 10:47:35
  • 2025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开始推荐和申报

    为做好2025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和推荐工作,近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布《关于推荐和申报202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
    2025-05-12 10:39:05
  • 5月20日正式施行!国务院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拟于今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
    2025-05-09 13:22:18
  • 规范生产考核巡查工作 中办国办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2025-05-08 14:28:09
  •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浙江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自2025年6月1日...
    2025-05-08 10:13:58
  • 关注这15类重点情形!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近日,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期半年,结束后转为常态化机制。
    2025-05-07 13:47: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