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探索万米深海 奋斗者号正式投入常规科考应用
2021年10月06日 08:30:00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7355

据报道,近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探索一号”科考船马里亚纳海沟海域作业中首次实现常规科考应用,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主进行万米深海载人科考能力,翻开了我国深海科考的新篇章。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据报道,近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探索一号”科考船马里亚纳海沟海域作业中首次实现常规科考应用,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主进行万米深海载人科考能力,翻开了我国深海科考的新篇章。
 
  继“蛟龙号”以后的中国的第二代深潜器,于2016年立项。在“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经验上,在能源系统、控制系统、定位系统以及载人球舱和浮力材料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突破。
 
  例如,在浮力材料上,我国研发团队制备出了具有高安全系数的万米级固体浮力材料,突破了国产固体浮力材料密度高强度差的问题,使其能够在万米级深浅中真正发挥作用。再有,“奋斗者”号的声学系统不仅突破了全海深难关,为我国深海科考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还实现了完全国产化,使我国实现了自主的深海探测。
 
  2020年“奋斗者”号多次进行海试。11月10日,创造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1月13日,完成世界上首次载人潜水器与着陆器在万米海底的联合作业。现在,“奋斗者”号终于正式投入常规科考应用。在此次下潜期间,“奋斗者”号顺利开展了利用测深侧扫设备进行目标搜寻及地形探测,通过灵活的机械手、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电动观测云台采集深渊海底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本等作业任务,在正式应用中的表现与海试一样出色。
 
  深海是地球上仅剩的未知区域之一,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等待探索,也蕴含着生命起源、气候变化、地球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线索。随着海洋开发时代的到来,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深海科考也是海洋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建设海洋强国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深海科考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现在的“奋斗者”号,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从零开始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实现了深海科考的自主化,使我国的载人深潜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已经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正式应用将为我国后续深渊深海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将鼓励我国科研人员进行更多核心技术突破。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试系统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试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47-2540SCCZBA82,招标范围: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
    2025-05-12 10:47:35
  • 2025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开始推荐和申报

    为做好2025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和推荐工作,近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布《关于推荐和申报202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
    2025-05-12 10:39:05
  • 5月20日正式施行!国务院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拟于今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
    2025-05-09 13:22:18
  • 规范生产考核巡查工作 中办国办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2025-05-08 14:28:09
  •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浙江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自2025年6月1日...
    2025-05-08 10:13:58
  • 关注这15类重点情形!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近日,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期半年,结束后转为常态化机制。
    2025-05-07 13:47: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