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技术发展背后的先驱者 浅谈工匠与技术
2021年05月24日 10:47:0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6497

有时候,一段历史铭刻着一代人的记忆。在最近央视新闻播出的《今日中国》中,一段关于“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是如何诞生的?”内容引发了网友的讨论。当国徽被挂在天安门上,那璀璨的光辉下其实是一代工匠的努力。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有时候,一段历史铭刻着一代人的记忆。在最近央视新闻播出的《今日中国》中,一段关于“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是如何诞生的?”的内容引发了网友的讨论。当国徽被挂在天安门上,那璀璨的光辉下其实是一代工匠的努力。

视频中提到,1950年,在那个没有测铝水温度的仪器,没有良好的铸件设备与打磨设备的时代背景下,辽宁沈阳的工人接到铸造新中国首枚金属国徽的任务,而在接下来的数月中,他们早出晚归,用肉眼观察铝水颜色变化、自制打磨工具,绞尽脑汁克服国徽铸造过程中各种难题,最终将国徽打造出来,挂上了天安门。
如果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在仪器设备尚未发展起来的过去,无论是产品的生产还是项目的研究都不是一件易事。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中国的工业、建造业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恰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在技术发展中收获了可观的成果。而那些曾经参与到相关工程中的工匠、也无疑是技术发展的先驱者了。
如今,技术已经成熟,打造一枚国徽早已不是什么难事,甚至机床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工业模式,以一种更准确更高效的方式,刺激着工业发展。纵观如今的大环境,许多传统手工艺也已经从商品转向了艺术品,从日常用品到精密零件,计算机和机械生产已经几乎取代了人工。那么,是不是说工匠就消失了呢?
其实不然,何为工匠,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往大了说就是专注于某一领域身心投入、精益求精的研究者,其实本身和技术员并没有显著差别。如今技术起来了,生产工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操作者的一丝不苟,面对问题时候时孜孜不倦努力攻破的态度是始终不变的。因此,工匠其实一直都在,也正是工匠以及工匠精神,助力我国的生产业、制造业、研究领域有着不断的突破。
结语:如今,不仅仅是一枚国徽,我们身边的大大小小的产品其实都蕴藏着复杂的生产工艺以及成熟的生产线。回首过往,当我们感叹技术的提升时,更需要明白,技术的发展历史,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知道,在产品背后是技术实力,而在技术背后是几代匠人、学者的不断努力,生产力的背后,是国家的强大,同样也是国家人民的强大。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试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47-2540SCCZBA82,招标范围:机车车辆新一代牵引制动测...2025-05-12 10:47:35
-
为做好2025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和推荐工作,近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布《关于推荐和申报202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2025-05-12 10:39:0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拟于今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2025-05-09 13:22:18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2025-05-08 14:28:09
-
浙江省科技厅发布《浙江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自2025年6月1日...2025-05-08 10:13:58
-
关注这15类重点情形!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近日,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期半年,结束后转为常态化机制。2025-05-07 13:47: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