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关注石油分析测试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石化应用中的实践与思考讲座即将开展
2021年04月13日 15:44:34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7388

近日,为响应科技部、中国科协等各部委“科技服务团”的各项工作安排,提高石化行业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掌握前沿行业信息、了解新的技术发展趋势,“石化测控技术服务平台”拟举办“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石化应用中的实践与思考”技术讲座。
【化工仪器网 会议新闻】石油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是国家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对保障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乃至国防安全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如今,世界范围内工业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交通运输、日常生活、化工生产等方方面面对石油都有着十分巨大的需求,这就对石化行业本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我国为例,我国是石油大国,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哪怕是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里,石化行业在全年营收同比下降8.7%的情况下,营业收入依旧超过11万亿元,并为抗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便如此,我国的石化行业发展也并非无可挑剔。据了解,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石化工业要继续优化和稳定产业链,进一步补齐补短板,力求在关乎国家战略产业和国计民生方面不掉链子。同时,石化工业还要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结构,从传统靠投资拉动的规模扩张转向靠自主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但无论是优化、稳定产业链还是调整、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结构,要促进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石油分析测试就是不可绕开的一个环节。石油分析测试是石化生产的眼睛,分析水平的高度可影响产品品质以及炼油科技的发展。
据了解,在所有石油分析测试方法中,分子光谱分析方法对于石化产品有机物结构非常敏感,其中近红外光谱是实用且适合工业过程控制的手段。近红外光谱可为实时控制和优化系统提供原料、中间产物和产品的物化性质,为装置的平稳操作和优化生产提供准分析数据。目前,近红外光谱已广泛应用于炼油领域,在原油调合、原油加工到成品油调合等整个生产环节及化工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日,为响应科技部、中国科协等各部委“科技服务团”的各项工作安排,提高石化行业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掌握前沿行业信息、了解新的技术发展趋势,“石化测控技术服务平台”拟举办“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石化应用中的实践与思考”技术讲座。
按照讲座安排,2021年4月16日15:30–17:00,来自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教授级高工褚小立先生,将为广大观众做精彩讲座。多年来,褚工一直从事以近红外光谱为主要手段的过程分析成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近20项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技术推广等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相信凭借褚工对近红外光谱的了解和认识,本次技术讲座会让您满载而归。
本技术讲座旨在搭建业内专家、科学技术人员、仪器仪表供应商共同参与的空中云课堂平台,进一步促进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石化行业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对该讲座有兴趣的朋友和相关技术人员可锁定化工仪器网并报名,本网将于2021年4月16日15:30准时为您放送讲座内容!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吉林农业大学就“吉林农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博士点任务-农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建设提升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618万元...2025-04-30 09:29:23
-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州顺为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高分辨智能拉曼成像仪,预算620万元。2025-04-29 10:41:49
-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东广招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预算1268万元。2025-04-29 10:16:31
-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3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可统计到的光谱仪中标数量为98套,中标金额为4052.11万元,平均单价为41.35万元...2025-04-28 16:44:51
-
近日,广州大学委托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生物显微镜、冷藏箱柜、离心机等仪器设备,预算338.7万元。2025-04-28 10:16:28
-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委托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预算150万元。2025-04-27 14:32: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