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仪器视角:从可折叠石墨烯电池看能源发展
2020年02月21日 08:40:04 来源:仪器网 点击量:5369

作为这几年来收到广泛关注的材料,石墨烯优异的光学、力学、电学特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方向,也让科学家收获了许多成果,而这些成果中更有不少已经开始渗透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便利。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作为这几年来收到广泛关注的材料,石墨烯优异的光学、力学、电学特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方向,也让科学家收获了许多成果,而这些成果中更有不少已经开始渗透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便利。
 
  与此同时,正因为石墨烯存在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石墨烯的运用还是对于石墨烯本身的研究也从未停止。就在近,英国媒体报道一项关于石墨烯的研究成果——一种可折叠石墨烯电池被研制出来了。
 
  熟悉电子产品的人应该了解,无论产品内部的其他原件如何发展,电源始终是决定产品能否满足使用需求与能够发挥产品性能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一点在居民日常使用的手机及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无人机领域显示尤为突出。而随着便携仪器开始被大众接受,高品质仪器开始重视断电保护以及应急使用需求,电池的选择也成为仪器生产中被重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尽管电池被众多设备所依赖,其发展却并不乐观,体积、重量、寿命让大多数产品不得不作出取舍——牺牲便携性换取更强大的能源支持或者牺牲续航换取轻量化。
 
  除此之外,传统电池不但无法弯折,甚至害怕弯折,这也就导致了电池的排布成为产品在设计时需要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更糟糕的是,有时候这种电池还会“拖后腿”——柔性屏设备却需要两块电板来支持产品折叠的设计思路就是一个例子。
 
  如今可折叠石墨烯电池的出现却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大多数人应该或多或少了解石墨烯的诞生,这种从石墨上剥离出石墨烯碳层非常薄,这使得他具备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同时,又具有韧性。事实上,单从这点来说,石墨烯成为折叠电池的突破口就是可以预期,而结果自然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据了解,目前研制出来的可折叠石墨烯电池作为电容器来说,不但可以做到多180度的对折,还能够保证五千次充电后仍保持95%以上的电容。
 
  当然客观的来说,这种可折叠电池想要投入实际使用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先不提成本问题,电池的适用性仍然还处于测试阶段。像如今许多精密元器件需要稳定的电流电压来支持,而目前要确保这种电池的供电稳定性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不过也不能妄自菲薄,就像大多数媒体提到的那样,可折叠石墨烯一定程度上来说,算是科研学者对于“小空间存储大能量”这一问题的突破,乐观的来看,未来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后诞生一个成熟的技术为我们带来便利。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参考消息)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共计6家 2025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公示

    日前,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对2025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2025-05-07 10:44:28
  • 2025年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立项名单出炉

    日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的决策部署,经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现对2025年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
    2025-05-06 14:34:29
  • 我国首台大型光谱望远镜在青海启动建设 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4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4.4米口径JUST光谱望远镜在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启动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预计2027年投入观测,2032...
    2025-05-06 13:45:00
  • 新超导电路设计或让量子处理器提速10倍!

    5月6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展示了一种全新超导电路设计,该设计可让量子处理器速度提高10倍。
    2025-05-06 11:26:57
  • 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提升能源企业发展动能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
    2025-04-29 11:06:13
  • 加速培育技术创新 国家2025颠覆性创新专项申报指引发布

    近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2025-04-28 10:47: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