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夏天迎来臭氧污染高发期 臭氧检测仪创新支“妙招”
2018年06月05日 16:18:32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9241

夏季光照强烈,天空通透,空气质量指数中的臭氧指标往往会悄悄攀升。在PM2.5之后又闯入公众视线的臭氧,将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值得公众深思并探索解决之道。
【中国化工仪器网 本网视点】夏季光照强烈,天空通透,空气质量指数中的臭氧指标往往会悄悄攀升。在PM2.5之后又闯入公众视线的臭氧,将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值得公众深思并探索解决之道。

在烈日照射的高温天气条件下,汽车废气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经过二次污染就会产生“臭氧污染”。这是夏天更容易臭氧超标的因素之一,正值当下,臭氧检测仪整装待发。另一方面,在健康意识深度觉醒的当下,人们愈来愈追求绿色生活方式,对臭氧检测仪的需求也持续旺盛。
众所周知,臭氧是大气中自然存在的微量气体。可分为“好的臭氧”和“坏的臭氧”。好的臭氧被誉为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坏的臭氧指的是在近地面臭氧是一种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少危害。近地面臭氧是引发光化学烟雾的元凶之一,震惊世界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正是臭氧污染对人类的警醒。
从大环境来看,《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公约的签订对保护臭氧层发挥了重要效益。我国也早在1989年和1991年就分别加入了《公约》和《议定书》,开始实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未雨绸缪,在2012年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时,就已经将臭氧纳入监测范围,并作为评估空气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有了监测数据的变化,才使得臭氧的问题闯入公众视线。《“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等方案出台有效缓解了臭氧污染现状。
具体到臭氧行业,《臭氧校准分析仪》标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臭氧标准传递工作实施方案、臭氧前体有机物手工监测技术要求印发等臭氧分析检测标准政策相继出台,有效地促进了行业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聚光科技AQMS-300臭氧分析仪
从科技前沿来看,我国先后发射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A、B、C星,搭载了用于探测大气臭氧的紫外臭氧探测仪,始终在提高探测精度和能力。与此同时,臭氧发生器、紫外臭氧分析仪、臭氧机、臭氧检测仪、臭氧分析仪、臭氧老化试验箱等科学仪器纷纷创新研制并迭代升级,为臭氧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武器。以聚光科技AQMS-300臭氧分析仪为例,这是公司集多年的环境与安全监测仪表开发经验,采用紫外检测技术,推出的气体臭氧含量检测仪。
探索我国空气质量的污染因子,PM2.5和臭氧应首当其冲。在政策利好护航下,我国的PM2.5监测水平已经得到有效地改善,但是臭氧排量却呈现增长不止态势。臭氧作为重要的污染物监测目标,监测和治理方面工作都将是环保建设下一步重点工作。期间,臭氧检测仪发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类臭氧检测仪的开发研制及应用创新将会针对性的解决臭氧污染各项难题,以满足各个领域的切实需求。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基于“铠甲”传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解决方案。2025-04-30 11:09:56
-
近日,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委托甘肃中鑫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能力提升采购车载 VOCs 监测系...2025-04-30 09:30:04
-
预算794.8万元 伊犁哈萨克生态环境局采购一批细颗粒物检测仪器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就“伊犁州细颗粒物组分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794.8万元。2025-04-25 13:10:20 -
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携M-2060S恶臭在线监测系统、M-2060P便携式检测系统及废气治理项目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展示了...2025-04-24 14:23:17
-
三大创新仪器解码多场景环境监测 四方仪器闪耀2025中国环博会
作为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方光电(武汉)仪器有限公司携前沿技术成果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现其以核心传感技...2025-04-24 09:33:09 -
红谱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加速技术迭代与产业布局
红谱科技近日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技术迭代、拓宽产业赛道布局、拓展全球销售渠道,还将探索...2025-04-22 10:55: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