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会议
更多- 2025-5-9 至 2025-5-11
- 2025-5-14 至 2025-5-16
2025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暨京津冀生化仪器及实验室装备(耗材)展览会
2025-5-15 至 2025-5-17- 2025-6-3 至 2025-6-5
2025中国(杭州)国际生物医药数字化发展论坛暨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
2025-6-11 至 2025-6-13- 2025-6-13 至 2025-6-15
展商视频
更多专业培训
会议名称 | “2021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及生产工艺新技术交流研讨会” | |
日 期 | 2021年10月29日-31日(29日全天酒店一楼签到处报到)30日和31日两天 会议议程安排表以实际发言专家到会为准。 | |
| 报告时间 | 报告专家及单位、研究方向、报告题目 |
| 8:55-9:00 | 主办方致欢迎词、主持人:顾正桂教授 10月30日会议日程 |
9:00-9:50 | 报告专家:南京工业大学 梅华 教授 研究方向及在研课题为:1.高效回收甲醇制氢新技术研究;2.加氢催化剂、加氢工艺集成技术研究;3.毒物与环境化学以及有机毒物的降解与消毒研究;4.气体分离与提纯研究;5.石油液化气固体碱脱硫醇催化剂及新工艺研究。研究理念: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过程开发以及工程技术推广应用为一体,产学研用快速结合。 报告题目:精细化工过程放大及连续化研究 | |
9:50-10:30 | 报告专家:南京工业大学 毛建友 教授 研究方向:不对称催化,有机合成: 1.廉价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及其在药物及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2.碱金属催化的弱酸性化合物C(sp3)-H键官能团化及应用。 3.药物、天然产物及生物活性分子全合成。 报告题目:高通量筛选技术在医药/农药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
| |
10:30-11:20 | 报告专家:南京师范大学 顾正桂 教授 化科院副院长 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市分离集成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1.分离集成技术的研究。在萃取与连续反应集成技术领域,具有建模、小试、中试及工业化应用经验;2.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在精细化工和制药、重芳烃、煤焦油、溶剂回收与循环利用、生物质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领域,具有工业化研究经验。 报告题目:反应与分离集成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 |
11:20-12:00 | 报告专家: 南京师范大学 韩维 教授 研究方向:有机合成新方法研究(有机化学);仿生催化;惰性键的活化与转化,如碳-氢、碳-碳、碳-氧、碳-氮等;小分子的活化官能团化,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原位纳米催化的有机反应; 报告题目:铁催化氧化烃的反应研究 | |
12:00-13:30 | 午餐休息时间 | |
13:30-14:00 | 报告专家:南京师范大学 刘俊华 教授 研究方向:催化剂制备和加氢及环境友好的精细化工产品的催化合成及产业化研究。现主要从事无机材料合成、催化剂制备及环境友好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合成方面的工作,对烃类选择氧化及选择还原制备精细化工中间体颇有造诣,对催化气体净化研究方面也有深入了解。 报告题目:催化求解—机理上设计催化剂解决技术难题 | |
14:00-14:40 | 报告专家:宁波信远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作荣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渗透汽化膜有机溶剂脱水技术在医药化工领域的工业化应用 | |
14:40-15:20 | 报告专家:苏州玛瑞柯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刘彬 技术经理 发言题目: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及工艺优化 | |
15:20-15:30 | 休息10分钟 | |
15:30-16:10
| 报告专家:赵建宏,博士、副研究员、华东理工-中西三维绿色制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生命转化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和《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等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绿色、智能药品车间的设计;特色新药的绿色仿创及注册申报;药品的杂质系统研究和基因毒性杂质研究(药品质量研究); 产物导向性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及应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环保”为核心的“绿色源于设计”的理念指导下从事绿色创新药研制、药物的绿色合成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绿色智能化工程设计及产业化研究。 报告题目:产物导向性的原料药高效合成工艺设计及研究 | |
16:10-16:50 | 报告专家:华东理工大学 杨先金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含氟药物和含氟材料(氟试剂、含氟药物及中间体、含氟液晶材料、含氟聚合材料、含氟电池材料、含氟润滑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氟废料回收) 报告题目:含氟医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
16:50-17:20 | 报告专家:东南大学 雷立旭 教授 研究方向:1)能量的转化、储存和应用技术,以及(2)电池的循环生产技术。 报告题目:少溶剂固态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 |
| 第一天会议结束、交流讨论 | |
| 10月31日会议议程 | |
8:30-9:00 | 报告专家: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张国营 研究员 研究方向: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均相催化和生物活性的含氮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主要包括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金属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研究;基于杂环化合物医药和农药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能源高效转化和应用研究。 报告题目:基于廉价金属催化的脱氢反应 | |
9:00-9:50 | 报告专家:天津大学 张天永教授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支部书记,副主任、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功能精细化学品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催化加氢及催化剂、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纳米光催化、 催化法制备精细化学品、精细有机中间体的合成(医药、农药、颜料、染料中间体以及助剂合成) 报告题目:催化法合成VE中间体技术研发 | |
9:50-10:30 | 报告专家:北京日新远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庆武 教授 报告题目:高品质的活性碳纤维用于液体净化 | |
10:30-10:40 | 休息10分钟 | |
10:40-11:10 | 报告专家:江苏师范大学 曹昌盛 教授 研究方向:不对称手性有机分子的催化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均相催化的研究工作。包括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C-X (X = C, N, O, S, Si, P等)键的形成;CO2活化及参与有机反应的研究;天然有机小分子及药物中间体的合成; 报告题目:极温和条件下碳酸乙烯酯衍生物的制备 | |
11:10-12:00 | 报告专家: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 苗兴亮 经理 报告题目:康宁微通道反应器无缝放大技术的应用介绍 | |
12:00-13:30 | 午餐休息时间 | |
13:30-14:00 | 报告专家:南京工业大学 孙戒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从事新型染料、颜料、涂料、粘合剂及相关助剂的开发与应用。 报告题目:染料与颜料生产中的重氮化偶合反应、缩合反应 | |
14:00-14:40 | 报告专家: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蔡照胜 教授 研究方向:1. 生物质与化工三废资源化利用 2. 生物活性精细化学品制备技术。主讲课程:有机化学、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及工艺、精细化学品化学、有机合成新方法、化工过程开发、药物合成。 报告题目:典型含氮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副产及工艺三废资源化高值利用技术开发 | |
14:40-15:10 | 报告专家:华东理工大学 施云海 副教授 研究方向:特殊精馏等分离过程(反应精馏、共沸/萃取精馏、减压精馏)的强化、萃取分离过程、离子液体的合成与应用、热力学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计算。 报告题目:共沸/共晶混合物的清晰化分离技术开发与实践 | |
15:10-15:20 | 休息10分钟 | |
15:20-16:00 | 报告专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余焓教授 研究方向:1)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设计与合成,2)绿色化学:氧气氧化与活化,选择性催化氧化,3)地球丰产过渡金属催化; 报告题目:无机配体催化剂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 |
16:00-16:30 | 报告专家:南京农业大学 邓红平 教授 研究方向:有机合成方法学:可见光催化、惰性化学键的活化;流动合成方法学:小分子气体的高附加值转化,药物、农药分子及中间体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全合成。 报告题目:微通道反应器在光催化反应方面的应用 | |
| 第二天会议结束、交流讨论。 | |
| 以上专家都已经邀请,排名不分先后,具体日程实际发言专家到会和现场发言顺序为准,精彩报告持续更新中。
|
提示:由于本站部分培训信息来源于培训方或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完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并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