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为建立符合低氧性肺动脉高压(CHPH)的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全自动控制的常压持续性低氧动物饲养舱.方法 ①将氧气浓度控制系统、箱体换气系统、低氧报警系统及缺氧箱箱体系统四个相互立的功能系统进行有机整合,通过软件程序的集成控制,制作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实验成本低,系统稳定的全自动缺氧动物培养箱,通过设定使箱体氧浓度稳定在10%左右,箱体内其他指标符合家SPF动物饲养标准.②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低氧组和常氧对照组,每组各5只.低氧组大鼠饲养于全自动动物模型饲养箱,设定好参数,低氧箱放置于SPF环境内,饲养三周.常氧对照组大鼠置于同一间SPF动物房内给予相同饮食饲养,观测大鼠体质量、平均右心室压(MRVP)、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并观测肺血管病理学改变.结果 缺氧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MRVP、RVSP、RV/(LV+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病理检
查示缺氧组大鼠肺内血管管壁明显增厚.结论 研制的缺氧动物模型饲养箱自动化程度高,应用方便,调节灵活,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低成本,易操作.能复制出比较符合CHPH病理生理变化特征的大鼠模型,并能满足其他缺氧性动物实验的需要.
方法:取五只小白鼠,通过制作小白鼠的乏氧性缺氧与正常状态的小白鼠作对比,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及皮肤、黏膜、肝脏的变化。
结果:小白鼠的乏氧性缺氧模型肝脏为青紫色,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模型为樱桃红色,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模型肝脏青石板颜色,正常小白鼠肝脏为红色。 结论:不同的缺氧因素对小白鼠肝脏颜色有不同影响。
缺氧是由于机体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引起的机体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1]。理论上由于不同机制的缺氧通过对血红蛋白的影响改变了血红蛋白的颜色从而我们可以复制相应模型以观察其血液的变化。于类似的实验,前人已经将其机制研究清楚了,做本次实验只是加以验证,观察是否与理论相符合,有时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但主要是为以后的临床学习打下基础。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