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罗克韦尔自动化力推“互联企业”,支持华南制造业转型升级

来源:上海巴图姆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02日 11:00  

罗克韦尔自动化力推“互联企业”,支持华南制造业转型升级

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NYSE: ROK) 携手其10 家 Encompass 合作伙伴共同举办的 2016 年新一轮“罗克韦尔自动化路演”(Rockwell Automation on the Move) 和“罗克韦尔自动化大学”(Rockwell Automation University)活动今日在深圳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逾千名客户和行业专家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如何打造“互联企业”从而实现智能制造。 

为期两天的活动包括26个展台、62 场技术研讨会和 9 项动手实验,为全国业内同行打造了一个分享“互联企业”相关自动化知识的宝贵交流平台。

基于集成的控制和信息架构而建的“互联企业”可以营造一个更智能、更、更安全的环境,将人员、生产过程和技术紧密相连,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对此,罗克韦尔自动化主席兼执行官 Keith Nosbusch 表示:“‘互联企业’在未来10年内给工业自动化领域带来的变化将远超其过去50年所带来的变化。能够积极响应这些转变的企业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而准备欠佳的企业则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在过去一年中陆续出台了“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等一些列重要规划。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更是将智能制造作为发展重点。

对此Nosbusch补充道:“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在于实现从生产车间到整个企业层面的信息互联。我们提倡的‘互联企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愿景,其核心恰是信息技术 (IT) 与运营技术 (OT) 的融合,这与中国的发展目标*契合。如今,通过集成架构、智能电机控制和解决方案与服务这三大核心业务平台,我们已经可以帮助制造企业打造‘互联企业’,从而为中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一宏伟愿景奠定坚实的基础。”

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总裁欧瑞韬指出,“除了中国政府层面的大力推动,打造‘互联企业’也已成为中国各类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满足例如制药行业对增强系统和产品的追溯功能,冶金行业对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消费品行业要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并提高灵活性等的迫切要求。”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企业日益高涨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走出、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我们有目共睹。许多中国企业都在积极采纳新的技术来迅速改善其运营和制造流程。得益于中国制造业现有的设备相对较新,中国政府又给予了大力支持,企业家精神也在蓬勃发展,我们深信中国能够更快地实现‘互联企业’。同时我们也将全力帮助中国缩短其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路程,帮助他们早日实现‘互联企业’,”欧瑞韬补充道。

包括珠江三角洲、广东等省份及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内的华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但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珠江三角洲正面临着诸如劳动力成本上升、成熟劳动力短缺和土地成本高涨等的挑战。

罗克韦尔自动化自 1988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致力于帮助华南地区的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增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至今,罗克韦尔自动化已与该地区基础设施、石油和天然气、电力、食品和饮料、生命科学和半导体等行业领域内的多家本土企业开展了合作,帮助他们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提高竞争力。

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覆盖 80 多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罗克韦尔自动化一直以来还在积极帮助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和 OEM厂商开拓海外业务。例如,2015 年 6 月,罗克韦尔自动化与上汽通用五菱( SGMW)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向SGMW位于印尼雅加达的工厂提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罗克韦尔自动化不但对该项目提供电气、控制、信息化规划和方案等支持,还提供对客户设备供应商的,以及对客户海外人员的培训等服务,保障了SGMW在海外项目实施中电气自动化标准的统一以及技术上的延续。随后罗克韦尔自动化在印尼的本地团队,还为客户提供了后续统一标准的本地化支持,保证了SGMW产品的高质量和统一性,并降低了当地的人力成本。

此外,罗克韦尔自动化还致力于通过“大学合作项目”来培养新一代工程师,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的动力。罗克韦尔自动化“大学合作项目”发起于1998年,目前已与国内70所重点大学开展了积极的合作。截止目前,罗克韦尔自动化共为各个高校合作伙伴捐赠了价值1.6亿元人民币的设备、奖学金和奖教金,相关的捐资助教活动还在持续不断地进行。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