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仪器文献>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电子仪器故障检测方法

来源:深圳市源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06日 09:59  

电子仪器的应用已经越发广泛,因此掌握一些电子仪器的维修方法是*的。以下介绍的是电子仪器简单故障维修方法:

1、用户询问法:检测故障就像医生治病,因此首先必须知道仪器故障的一些相关参数,比如购买时间,使用情况,故障源等,这样就便于更好的排查与维修故障。

2、操作检查法:实际操作一下被检修的仪器的功能旋钮、按键、开关、插孔,看看故障现象有何种变化,使仪器的故障充分地暴露,给进一步观察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原因提供可靠的依据。

3、直观法:所谓直观法就是从外表面直接观察故障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看、听、嗅、触等功能去帮助发现和查找产生故障的部位。

“看”就是查看仪器内有无冒烟处,电阻表面有无烧焦痕迹,电容表面有无漏电液迹或胀裂现象,连线是否脱落,元器件有无缺损和断开,印刷板的焊点有无虚焊和短接现象,保险丝是否烧断,电子管、示波管是否漏气(严重时管内径发白)等等。

“听”则是在仪器通电时仔细听机内有无打火声,或其它异常声音出现。“嗅”就是嗅机内有无电阻表面漆层烧毁出现的焦味,高压跳火花时产生的臭氧味,变压器烧毁时发出的烤清漆气味等。

“触”就是用手触摸晶体管、电子管的管壳、电阻或变压器线圈等元件是否发热、烫手等。用手触摸元件前应对仪器进行一下是否漏电的检查(用试电笔检查),以免发生触电事故;切记应该是“瞬间”触碰。

4、测量电阻法:利用万用电表欧姆档对电路中的元件、连接线进行阻值的测量,以判断和发现产生故障的部位及元器件。几乎所有元、器、零、部件都可以用测量电阻法进行检查;即使对整机电路中的短路、开路故障的检查也是很有效的。

5、测量电压法:使用万用电表电压档测量电路中的工作电压,以判断和查找故障的方法。运用测量得到的数值与正常值(仪器正常时期的值或图纸标出的值)比较对照,便可以迅速发现和确定产生故障的部位。通常是利用测量电路中关键点(晶体管各极对地电压或集成电路各端电压)电压的方法来迅速发现和确定产生故障的部位。

6、测量电流法:使用万用电表电流档测量有关电路中的工作电流,与正常参考值相对照,可以判断晶体管、集成电路和稳压电源的负载等是否正常,可以用来检查各级工作点,查找整机电流大、短路、断路、电阻断路、电容击穿、接线断路等故障。测量电流时可以通过测量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通过欧姆定律换算得到,这种方法一般在确认电路中电阻完好的情况下使用。

7、元件替代和并联法:使用正常的元器件替代电路中可疑的元器件,或在可疑的元器件的位置上再并联相同规格的正常的元器,以观察仪器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和查找故障的方法。这种方法只对元器件开路、失效等故障有效,对元器件短路故障无效。

8、波形法:通过示波器所显示的波形,对各部分进行逐级检查,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发生故障的原因。

9、信号追踪法:把高或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大小适当、特定频率的信号从被检修的电子放大器的后级向前级依次输入,看放大器输出端输出信号的大小、有无情况,来判断故障的范围。此法常用于检查各种放大器。检查时低频电路常输入400Hz或1000Hz的交流信号;中频电路常输入调幅度为30%的465KHz的中频调幅信号;高频电路常输入调幅度为30%,调制频率为400Hz或1000Hz的535KHz的高频调幅信号。此方法可以与波形法配合使用。

10、干扰、敲击法:利用人为的外加干扰或敲击的方法,可以发现由于某些原因而产生的故障的具体部位或大致范围。干扰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手握着螺丝刀或镊子的金属部分,从后向前依次去触碰放大器各级输入端,将由于人体感应所产生的瞬时杂波脉冲信号,输入给放大器各级输入端,看输出端有无放大了的杂波脉冲信号,以此来判断各级是否正常。此方法可以与波形法配合使用。如果故障是由于虚焊或接触不良引起的,经轻微敲击便能找到虚焊或松动之处;在敲击过程中要同时观察仪器所产生的变化。

以上就是一些简单的电子仪器故障检测方法,掌握一些实用的故障检测方法对使用仪器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那样就可以节省我们更多的维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