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安全防护措施
工作时须穿戴防护用品,进入CO浓度较高的场所时,须戴送风式防毒面具,而且要有专人监护。工作场所要通风,并定期检查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贮气钢瓶要存放在阴凉通风良好之处,要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在搬运中严防碰撞。设备管道可用肥皂液检漏。
当压力低于34个大气压时,~氧化碳的腐蚀性可以忽略,可以使用通用金属材料。但是在更高的压力下一氧化碳对有些金属材料的腐蚀性不能忽略,而且在高压下一氧化碳与铁、钴、镍、锰、铬和金作用生成不稳定的高毒性金属羰基化合物。在高压可以用的金属材料有铜、铜合金、铝合金、银、低碳不锈钢等。在高温可用铜、铜合金和银。塑性材料可以用聚四氟乙烯和聚三氟氯乙烯。碳钢在小于10000kPa时可以使用。
当一氧化碳着火时首先要关闭钢瓶的阀门以切断气体来源。灭火可以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和雾状水。当一氧化碳大量泄漏时,要用聚乙烯罩或尼龙软管套在泄漏部位,把气体导入燃烧室或煤气炉燃烧。微量泄漏时,加强通风使其浓度在爆炸范围以下;或者把漏气的容器移到空旷之处,任其在大气中漏完。
废气的处理方法有:
(1)用氯化亚铜等吸收液吸收。
(2)直接导入燃烧室或煤气炉燃烧。
(3)用惰性气体稀释至50ppm以下,然后从安全的地方慢慢排放。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