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仪器文献>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吸收瓶阻力测试仪的研发运用

来源: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2015年05月28日 14:14  
   在空气和废气监测工作中,我们常用溶液吸收法采集气态污染物样品,该方法是使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吸收瓶/管,将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醛等浓缩在吸收瓶内的吸收液中,然后将这些采集的样品在实验室里用分析仪器进行分析、处理,zui后得到污染物浓度数值。在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过程中,现场采样环节导致测试结果误差要比实验室分析带来的误差大得多,而吸收瓶质量好坏又直接影响采样质量。由于吸收瓶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其发泡元件-玻板容易损坏,导致发泡不均匀,引起吸收效率下降。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要求,为保证采样吸收效率,对吸收瓶阻力有明确要求:装入与采样吸收液等体积的蒸馏水,按实际采样流量抽气,阻力应为4.7±0.6KPa~6.0±0.6Kpa,不符合要求者则不能使用[1]。新购的吸收瓶验收时必须进行阻力测试,日常使用中吸收瓶阻力测定应每月1次,当测定值与上次测定结果之差大于0.3kPa时,应做吸收效率测试,吸收效率应大于95%[2]。针对吸收瓶的阻力测试,目前市场上至今尚无成型的仪器设备,一般是使用U型水柱压差法来测定吸收瓶阻力,操作不便,效率低,读数误差大。如果有一种吸收瓶阻力测试装置既符合标准规范,使用起来又方便快捷,一定是监测人员所需要的。

2整体思路和工作原理

吸收瓶阻力测定仪模拟实际现场采样工况[3],将负压表和吸收瓶并联在工作气路中,实时读出吸收瓶的阻力值,其技术路线如图1:在测定时启动抽气泵,空气经吸收瓶、滤水阱以及流量计,zui后经真空泵排出,由于负压表连接在滤水阱与吸收瓶之间的连接管上,因此在泵抽气过程中,在规定的流量下,负压表的读数即为吸收瓶的阻力值。

3样机及实际应用

3.1阻力测定仪样机如图21.电源开关;2.吸收瓶;3.负压表;4.流量计

3.2主要技术参数1、阻力测试范围:0~10Kpa2、流量调节范围:0~2.0L/min3、工作电压:交流220V;功率50W4、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5、外形尺寸:246*124*200(长*宽*高)

3.3整机结构吸收瓶阻力测定仪主要由负压表、滤水阱、干燥器、流量计以及抽气泵组成,上述部件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滤水阱的另一端口外接吸收瓶,负压表通过三通连接在滤水阱与吸收瓶之间的连接管上。测定仪包括一个用于支承被测吸收瓶的支承架,该支承架设置在机壳的左侧。在滤水井与流量计之间设置有干燥器,该干燥器通过连接管分别与滤水阱和流量计相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干燥器不仅能起到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流量计而引起流量误差,而且能避免水蒸气进入真空泵而损坏真空泵的事故发生。选用了量程为0~10Kpa的负压表、0~2.0L/min的玻璃转子流量计,合格的吸收瓶的阻力范围值及采样工作流量分别处于压力表和流量计的半量程附近,是测试读数装置zui的位置。压力表和流量计在装配调试前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阻力测定仪整机也可送计量部门进行压力和流量校准。

3.4主要特点整机小巧轻便,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快捷,性能稳定,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4适用性分析

经监测人员使用,阻力测定仪使用非常方便:开启仪器开关后仪器启动,连接需进行阻力测定的吸收瓶,调节流量计到相应位置,压力表读数在半分钟内会稳定,读取数值即为吸收瓶的阻力值。连续测定同类型的吸收瓶,测定仪可一直处于开机状态,也不需要每次都进行调节流量,单个吸收瓶的测试时间不超过1分钟。如果使用U型水柱压差法进行吸收瓶阻力测试,所使用的U型液体压力计比较高:根据吸收瓶的压力范围,U型管的高度至少需要700mm,操作计数都不方便,测试时如吸收瓶的阻力超过正常压力上限,工作液还可能会冲出玻璃管口;使用时必须将其垂直挂在墙上或支座上,稍有倾斜就会造成测试误差。同时由于是玻璃器具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容易造成破损。

5结论

综上,所研制的吸收瓶阻力测定仪无论是从外形体积、操作的方便性还是工作效率都大大优于U型水柱压差法,很容易检验出不合格的吸收瓶,是保证气态污染采样质量重要的辅助仪器,适用于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环境科研、企业等领域的各类吸收瓶阻力测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