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中药生产水平与*的天然药物提取水平差距甚大,影响了我国中成药产品在世界药品市场的地位。中国已经加入WTO,国内中药和天然产物生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采用*的提取分离技术,使我国中成药产品生产和销售与中医药悠久历史的地位相适应。因此,国家已将提取分离技术作为今后五至十年内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
中药中许多有效化学成份为细胞内成分,提取时需要破啐细胞壁或细胞膜,而现有的方法很难起到很好的破啐效果,从而影响到提取结果。循环超声提取因其*的提取机制与理想的提取效果,在中药有效化学成份的提取中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因而是现代高科技提取分离技术在中药植物化学成分提取中应用前景的*。
同时北京弘祥隆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集成化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整个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生产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才能使我国中药提取技术水平和产品整体大幅度提高,增强在市场的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
中药有效成份包括多糖类、黄酮类、萜类、甾体类、生物碱及酚性成份等,其提取方法各不相同:中药中的多糖类成份提取时,采用沸水或醇回流搅拌提取,粗提物再用石油醚脱脂,zui后用沉淀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主要采用乙醇等加热抽提或冷浸;黄酮甙类采用碱提取酸沉淀进行提取;生物碱的提取,一般根据不同的目标产物分别采用有机溶剂、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水溶液提取,挥发性成份采用水蒸汽蒸馏;萜类化合物一般采用溶剂回流提取。从中药中提取天然成份的首要条件是被提取物能够快速、地进入提取介质,由于中药有效成份多为胞内产物,提取过程中一般需要破坏原料细胞壁。循环超声提取技术和装置目前已经成功用于数百种中药材原料中天然产物的提取,部份结果如下:
(1) 黄酮
在银杏黄酮提取时,常规水煮4小时提取率为56.5%;室温下,用HF-2B提取10min,提取率为82.6%,提取30min,提取率为88.3%;40℃下,用HF-50G提取30min,提取率为91.6%。
蜂胶黄酮提取时,常规浸提48小时,提取率36%;用HF-2B室温提取30min,提取率为41.8%。
30℃条件下,用50%乙醇HF-2B提取淫羊霍30分钟,黄酮提取率87%。
甘草黄酮提取时,用HF-20B提取60min,80%乙醇时总黄酮得率为11.5%,85%乙醇时总黄酮得率为8.8%。
(2) 生物碱
从肉苁蓉用水提取甜菜碱时,用HF-2B提取20分钟与常规浸提24小时和100℃回流6小时甜菜碱提取率相当。
用HF-2B以1‰酸水为提取剂,提取砂生槐中总生物碱,室温超声提取30分钟,提取两次,提取率超过85%,三次效果更佳;比常温浸提4—6小时/次,提取三次效果更好,比渗滤24小时效果也高;以氯仿为提取剂,超声提取7次,比常规连续提取一周效果更好。
(3) 甙类
从肉苁蓉用甲醇提取肉苁蓉甙类物质时,用HF-2B提取30分钟与常规浸提24小时和80℃回流5小时肉苁蓉甙提取率相当。
30℃条件下,用50%乙醇HF-2B提取淫羊霍30分钟,淫羊霍甙提出率90%。
(4) 多糖
从肉苁蓉用水提取多糖时,用HF-2B提取20分钟高于常规浸提24小时和100℃回流6小时多糖提取率。
用HF-2B从海带中提取硫酸酯多糖时, 30℃下提取20分钟,即可达到水煮法(100℃)提取5小时相同的硫酸酯多糖提取率。
(5)茶多酚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和儿茶酚,超声常温提取10min,茶多酚及儿茶酚的总量比100℃水提取30min提高40%以上,所得茶多酚及儿茶酚样品的性状无差别,也不改变茶多酚及儿茶酚各组分的结构。
(6)溶剂在浆萃取耦合集成提取纯化
用HF-2B进行了溶剂在浆萃取硫酸酯多糖的研究,希望实现低微含量天然活性成份浸提、过滤、浓缩、粗提、分离纯化过程的耦合集成,直接得到纯化产品,同时利用分离纯化强化浸提。在室温下,超声作用时间30分钟,萃取剂浓度7%等条件下,多糖萃取率可达92%以上,多糖中岩藻糖含量≥35%,一步达到医药用多糖(岩藻糖含量≥30%)要求,成本仅为常规提取的四分之一左右。
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循环超声提取装置具有良好的放大性能,而且相同的设备选择不同的工艺条件可能会有相差较大的结果。
北京弘祥隆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循环超声提取装置全系列产品和集成化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的研发生产,由于循环超声提取技术和装置所具有的良好提取效果已经被国内几百家单位使用,部份使用单位如下:
北京同仁堂科技有限公司、吉林修正药业、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耀药业有限公司、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台湾深浦药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广西昌洲天然药物开发有限公司、黄冈李时珍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凯沃田生物科技公司、天津金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圣惠生物科技公司、青岛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哈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圣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德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玉门拓璞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洛阳绿之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药学院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医学*药用植物研究所、昆明中药研究所、福建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大学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昆明医学科学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西安医学院、沈阳药科大学、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四川省中医药*、南京圣和药业新药研究所、佛山市南海*中医药生物科技产业中心等。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