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的基本特性
硅橡胶是一种以Si-O键为主链的高分性体,其分子结构赋予其多项性能,远超传统橡胶材料:
1、温度适应性
硅橡胶的耐温范围极宽,可在-100℃至350℃(部分文献标注为-73℃至300℃或-50℃至250℃)内保持弹性与稳定性。其玻璃化温度低至-100℃,高温下仍能维持柔韧性和力学性能,使其适用于航空航天、电力设备等严苛环境。
2、优异的电绝缘性能
硅橡胶具有高电阻率(约10^15-10^17 Ω·cm),且在宽温度、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耐电晕、耐电弧性突出。这一特性使其成为高压电缆附件的理想绝缘材料。
3、化学与耐候稳定性
对酸、碱、盐溶液及有机溶剂具有强抵抗力,同时Si-O键结构可抵御臭氧、紫外线及氧化降解,长期户外暴露后物理性能变化微小。例如,在高压蒸汽(0.64 MPa)下仍能保持功能完整性。
4、机械与界面性能
具备高弹性恢复率(15%伸长率下硬度仅为15 Shore A)、低压缩变形,以及优异的憎水性和透气性。其憎水性可自动迁移表面污秽,减少湿闪风险。
5、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
无毒、无味,符合医疗级标准,但该特性在电力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材料稳定性,可避免有害物质释放。
交联电力电缆附件的功能要求
交联电力电缆附件(如终端头、中间接头)是电缆线路的关键节点,需满足以下核心要求:
1、电场控制:解决电缆屏蔽层断开导致的电场畸变问题,防止局部放电。
2、密封防潮:抵御水分、化学介质侵入,避免绝缘性能下降。
3、机械适配性:与电缆热膨胀系数匹配,长期承受机械应力。
4、长期可靠性:设计寿命通常超过30年,需耐受雷电冲击、操作过电压等工况。
硅橡胶在交联电力电缆附件中的具体应用
1、冷缩电缆附件
材料占比:冷缩附件中硅橡胶使用率达95%以上,通过注射模压成型为管状部件,安装时通过支撑管抽离实现自收缩紧压。
优势:无需加热,操作便捷;扩张存放两年后仍可复位,适应电缆外径变化。
2、预制式附件
应力控制锥:采用硅橡胶预制件改善电场分布,如高压交联电缆终端的电应力控制锥。
复合套管:替代传统瓷套,实现轻量化(重量减轻50%以上)、防爆性及抗湿闪性能提升。
3、液体硅橡胶(LSR)技术
界面优化:低粘度LSR可填充导电锥与绝缘层间的气隙,消除电气缺陷。
无合模缝终端: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避免安装胶粘剂隐患,延长使用寿命。
4、特殊功能设计
憎水迁移性:硅橡胶终端表面雨水冲刷灰尘,提升湿闪距离。
应力松弛能力:可承受10倍应力松弛,补偿电缆热胀冷缩形变。
硅橡胶与传统材料的性能对比
硅橡胶应用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1、技术难点
抗撕裂性:硅橡胶抗撕裂强度较低,需避免安装过程中的划伤。
长期稳定性:需更多工程验证其在直流电场下的极化效应。
2、改性方向
纳米改性:如长园电力通过纳米粒子调控电导率,提升直流电缆附件性能。
高强度配方:日本已开发出抗拉强度35 MPa、伸长率15%的专用硅橡胶,用于400 kV接头。
3、应用拓展
高压直流电缆:配合新能源工程需求,开发耐Maxwell-Wagner极化的改性硅橡胶。
智能化附件:结合硅橡胶的传感特性(如温敏电阻效应),实现状态监测。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