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ron M390超高温黑体炉在激光熔覆温度测量中的关键作用
在激光熔覆(Laser Cladding)等高温制造过程中,准确掌握熔池及热影响区的温度分布,是实现稳定工艺控制与高质量涂层制备的关键。而红外相机因具备非接触、高分辨率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熔覆过程的热成像。然而,由于红外相机输出的是原始的辐射信号(单位为a.u.),并不能直接转换为真实温度。因此,黑体炉校准成为实现温度还原的重要一环。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引入了 Mikron M390超高温黑体炉,其在实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红外相机的温度校准基准
Mikron M390黑体炉是一种性能稳定、辐射准确的高温标准源,温度范围可达1300°C以上。研究人员利用该设备,对红外相机(FLIR Phoenix RDAS™)在3–5 μm波段的响应进行了系统校准:
设定M390的输出温度从600°C至1300°C,每50°C记录一组数据;
同步记录红外相机在相应温度下的辐射信号强度(a.u.);
通过拟合得到一条红外信号与温度的响应曲线,建立两者的定量关系。
该步骤使得红外图像中的每个像素亮度,可以被准确地转换为亮温(Brightness Temperature),从而实现从“图像”到“温度”的第一步跨越。
二、验证红外探测器的线性响应特性
借助M390输出的辐射数据,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普朗克定律计算出理论能量密度通量,与红外相机的实际信号进行对比。结果发现:
在设定温度范围内,红外相机的响应表现为高度线性;
这表明红外探测器在所选波段下具有稳定的测量特性,为后续温度还原提供了数学基础。
这一验证过程不仅巩固了温度测量的可信度,也排除了设备非线性响应带来的误差。
三、为真实温度还原奠定基础
红外相机所获取的亮温,并非材料表面的真实温度。为实现准确还原,研究人员还需引入材料的发射率(emissivity)。此处,M390的作用再次显现:
利用M390校准曲线所测得的亮温数据,在熔池凝固平台阶段(即温度恒定阶段),与TiAl6V4的已知熔点(1660°C)对比;
反推得出材料在该波段下的发射率为 ε = 0.201;
再假设该值在3–5 μm范围内为常数(灰体假设),最终将整个熔池的亮温图像转换为真实温度分布图。
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正是基于M390所提供的温度—信号映射关系。
四、总结:黑体炉是红外热测量的核心保障
通过本研究可见,Mikron M390黑体炉不仅是红外相机校准的重要标准源,更是将红外成像从“定性观察”转变为“定量分析”的技术支撑。其在高温材料加工领域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
提供精确、稳定的参考温度源;
支撑红外相机的线性验证;
辅助真实温度场的计算与材料发射率的推导;
提升整体温度测量系统的可信度和工程适用性。
因此,M390黑体炉的引入极大提升了激光熔覆工艺研究的科学性和数据精度,为后续的智能控制和工艺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