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移液精度的关键,吉尔森移液工作站的校准与质量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准的核心原则:标准化与可追溯性
环境控制
温度与湿度:校准需在稳定环境中进行,温度控制在15℃-30℃(±0.5℃),湿度≥50%。温度波动会导致液体密度变化,直接影响体积测量准确性。
气压补偿:若实验环境气压偏离标准大气压(1013 hPa±25),需通过校准软件或公式修正体积误差。
校准液选择
使用与待测样品性质相近的液体(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避免因粘度、表面张力差异导致误差。
定期更换校准液,防止蒸发或污染影响浓度稳定性。
多点校准策略
全量程覆盖:在移液器最小体积(如0.5μL)、中间体积(如50μL)和最大体积(如220μL)分别进行校准,确保线性响应。
重复性验证:每个体积点至少重复3次移液,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偏差,评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边缘通道检测:对多通道移液器(如96通道Platemaster®),需校准边缘通道与中心通道的一致性,避免因流道设计差异导致偏差。
二、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从操作到维护的全流程管控
操作规范优化
吸头安装:垂直轻压吸头至密封,避免倾斜或过度用力导致漏液或交叉污染。
预润洗步骤:移液前用待测液体润洗吸头2-3次,消除残留水分对浓度的影响,提升重复性。
移液速度控制:匀速吸液与排液,避免快速操作导致液体飞溅或气泡产生,影响体积精度。
浸入深度与角度:
微量移液(≤20μL):吸头浸入深度1-2mm,角度垂直(±20°)。
大量程移液(>20μL):浸入深度6-10mm,确保浸润吸头内壁。
设备维护与保养
日常清洁:
每次使用后,用蒸馏水冲洗移液器内部,防止盐分或腐蚀性物质残留。
定期清洁气路系统(如饱和器、过滤器),避免堵塞或污染。
密封圈与活塞检查:
每月检查密封圈磨损情况,若发现漏液或吸液不畅,立即更换。
对活塞式移液器,使用专用润滑剂保养活塞,减少摩擦误差。
防腐蚀措施:
避免移液挥发性酸或有机溶剂后未及时清洁,防止活塞腐蚀导致气密性下降。
长期存放时,将移液器量程调至最大值,释放弹簧压力,延长使用寿命。
数据记录与追溯
建立校准档案,记录每次校准的日期、环境条件、校准点、结果及调整措施。
对关键实验(如药物研发、基因测序),保留原始校准数据与移液记录,确保结果可复现。
三、吉尔森移液工作站技术升级与工具辅助
智能化校准软件
使用Gilson Trilution® Micro等软件,通过USB或平板电脑连接移液工作站,实现自动化校准流程与数据管理。
软件可生成校准报告,自动计算误差范围并提示调整建议,减少人为判断误差。
高精度称量设备
配备分析天平(精度≥0.01mg),用于称量校准液质量,结合密度公式转换为体积,验证移液器准确性。
定期校准天平,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附件优化
使用低吸附吸嘴,减少液体残留,提升移液效率。
对384孔板实验,选用专用适配器确保吸头与孔板精准对齐,避免跳孔或重复加样。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