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威胁,它不仅直接损害农作物,还破坏农业设施,甚至传播疾病,对农业生产构成全面影响。以下将详细阐述鼠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鼠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1.啃食农作物:鼠类为杂食性动物,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期间都会遭受其害。播种后,老鼠会吃食种子,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需重新补播。在生长期,老鼠会啃食幼苗和果实,或在田间打洞伤害作物根系,导致死苗、缺株和减产。收获后,籽粒等农产品在贮藏时也会遭受严重鼠耗。
2.破坏农业设施:老鼠具有很强的咬切力,对农田水利设施如电线、塑料管件制品、温棚设施等具有极大破坏力。咬损电线、管件等会导致机电不能运转、管道漏水、棚膜破损。同时,老鼠打洞栖息的习性也会使田埂漏水,严重时造成库坝、江河大堤受损而崩塌溃口,引发水灾。
3.传播疾病:鼠类是多种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染源,可传播57种人畜共患疾病,如出血热等,严重危害人类和畜禽的身体健康。
二、应对措施
1.加强鼠情监测:采用鼠夹法、红外摄像头或者鼠害监测预警系统等现代传感设备进行鼠情监测,实时捕捉鼠类的活动轨迹和数量变化,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推广生态调控技术:根据害鼠的栖息地、食物和水源等环境,破坏其筑巢条件和隐蔽场所,降低环境中害鼠的生态容纳量,从而控制鼠密度。
3.采用物理防控措施:使用TBS(围栏+捕鼠器)、粘鼠板、捕鼠桶等物理防控措施灭鼠,建设防鼠沟、防鼠板等防鼠设施,尽量减少化学灭鼠剂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4.科学使用化学灭鼠剂:在必要情况下,应选用高效、安全、经济的慢性灭鼠剂(如抗凝血灭鼠剂),并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急性灭鼠剂。投放毒饵时,应设置警示标识,确保安全。同时,投饵后应及时检查毒饵取食情况并加以补充。
5.开展统一灭鼠行动:在鼠害高发期,应组织统一灭鼠行动,集中力量进行防治。通过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药物等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鼠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不容忽视。为有效应对鼠害威胁,应加强鼠情监测、推广生态调控技术、采用物理防控措施、科学使用化学灭鼠剂以及开展统一灭鼠行动。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鼠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