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工作原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区别

来源:中科瑞捷(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25日 16:50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区别

在化学分析和材料表征中,红外光谱(IR)和拉曼光谱(Raman)是两种非常常见的分子振动光谱技术。它们看似相似:都可以提供分子结构信息,都基于分子振动与光的相互作用,也都能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然而,它们的物理原理、实验条件、适用范围却存在本质差异。

image.png 

本文将从物理机制、谱图特征、适用样品、实验条件等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对比红外和拉曼两种光谱技术,帮你厘清它们的异同和互补关系。

---

 

一、不同的光谱出身:吸收与散射的本质区别

 

红外光谱的原理是光的吸收,拉曼光谱的原理是光的非弹性散射,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

 

红外光谱利用的是中红外光照射样品时,如果某个分子的振动频率刚好与红外光的频率相匹配,它就会吸收这一频率的光,导致透过或反射的光强减弱。在光谱图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吸收峰,反映的是光被分子的振动模式所吸收。

 

拉曼光谱则属于散射光谱。当单色光(通常是激光)照射样品时,大多数光会发生弹性散射(瑞利散射),但有一小部分光会因为与分子振动能级发生能量交换而改变频率——这种频率改变就是拉曼散射。我们测量的就是这种频率偏移的光,它反映了分子振动所调制光子的能量变化。

 

通俗地讲:

 

红外是看光没了多少

 

拉曼是看光偏了多少

---

 

二、选择规则:偶极矩变化 vs 极化率变化

 

既然两种光谱都能听见分子振动,那么它们听到的是同一个声音吗?并不是。

 

红外光谱能探测的振动,必须是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振动;而拉曼光谱能探测的振动,必须是能引起分子极化率变化的振动。

 

这就决定了两者在实际检测中会关注不同的分子振动模式。例如:

 

对称振动往往在红外中弱,但在拉曼中强;

 

非对称振动在红外中强,而在拉曼中可能弱或不可见。

 

这也是为什么红外与拉曼往往被称为互补技术:一个能看到对称振动,一个能看到非对称振动,把两者联合起来,能更全面地还原分子的振动全貌。

---

 

三、光源与仪器:红外灯 vs 激光束

 

红外光谱使用的是宽频光源(如氙灯、红外灯等),样品透过或反射后,通过干涉仪和探测器分析光的吸收程度。

 

而拉曼光谱使用的是单色激光(通常是532 nm633 nm 785 nm等),打在样品上后收集散射光,并用光谱仪分析拉曼位移。由于拉曼信号极弱(只有百万分之一左右的散射光发生拉曼位移),所以对光源稳定性、透镜收集效率要求更高。

 

此外,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和聚焦性,拉曼光谱非常适合做微区分析,甚至能配合显微镜实现纳米级别的成像。

---

 

四、样品要求与适用场景:谁更挑剔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样品形态和性质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

 

红外光谱

 

更适合检测有极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如羧酸、酰胺、醇等);

 

样品可为液体、薄膜、KBr压片等,但水的强吸收常干扰信号;

 

对厚样或反射面效果较差,表面灵敏度一般。

 

拉曼光谱

 

更适合检测非极性分子、对称结构(如C=C、芳香环);

 

可以直接测量固体、液体甚至溶液中的样品,对水不敏感;

 

适用于原位检测、高通量筛选、表面增强分析(SERS)等。

 

特别是对于生物样品或水体系中的分子,拉曼比红外更有优势;而对于复杂的有机官能团分子,红外更容易识别特征峰。

---

 

五、谱图表现与数据解读差异

 

在红外谱图中,横坐标是波数(cm⁻¹),纵坐标是吸光度或透过率。峰值位置反映分子的振动频率,峰强与振动偶极矩变化有关。

 

在拉曼谱图中,横坐标是拉曼位移(cm⁻¹),即激发光与散射光之间的频率差。纵坐标是拉曼散射强度。谱图往往对称地分布在零位移的两侧(Stokes Anti-Stokes 区域),但通常只记录正向位移。

 

此外,红外峰多但分辨率较低,而拉曼峰少但分辨率高,因此在复杂体系中,拉曼更适合做结构指纹识别。

---

 

六、联合应用:化学分析的双保险

 

在实际科研和工业应用中,红外和拉曼常被联合使用,以获得更完整的分子振动信息。例如:

 

在药物晶型分析中,红外能判断分子内氢键结构,拉曼能区分晶型变化;

 

在高分子材料表征中,红外能识别官能团变化,拉曼能观察骨架结构;

 

在原位反应监测中,红外适合追踪极性中间体,拉曼适合追踪非极性小分子。

 

两者如同左手右手,在分子光谱分析中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阅读 1.9万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