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工作原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高精度激光测速光幕靶的原理及应用

来源:成都科大胜英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25日 09:03  

激光测速光幕靶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形成探测光幕,并通过测量运动物体(通常是高速弹丸)连续穿过多层平行光幕的时间间隔来计算其速度的精密测量装置。

638249445707737977587.jpg


以下是其核心原理、组成和应用:

  1. 基本原理:

    • V12 = S12 / (t2 - t1) (物体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平均速度)

    • 通常使用两层光幕即可测速,但使用更多层(三层或更多)可以计算平均速度、验证数据一致性,甚至在特定条件下估算加速度或判断飞行姿态。

    • 形成光幕: 由一组精确平行排列的激光发射器和对应的光电接收器(探测器)组成。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被对面的接收器接收,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层或多层不可见但高灵敏度的“光幕”平面。

    • 探测遮挡: 当运动物体(如弹丸)穿过这层光幕时,它会遮挡部分或全部激光束,导致接收器接收到的光信号瞬间减弱或消失。

    • 计时: 高性能的电子计时器会精确记录下物体穿过每一层光幕的精确时刻 (t1, t2, t3, ...)。

    • 速度计算: 已知相邻两层光幕之间的精确距离 (S)。根据最基本的物理公式 速度 (V) = 距离 (S) / 时间差 (Δt),即可计算出物体在穿过这两层光幕之间的平均速度。例如:

  2. 主要组成部分:

    • 激光发射器阵列: 产生稳定、平行、高准直度的激光束。通常使用红外激光二极管(人眼不可见,安全且抗干扰)。

    • 光电接收器阵列: 与发射器一一对应,精确接收激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 信号处理与高速计时单元: 核心部分。实时监测接收器信号的变化(遮挡事件),并以高的时间分辨率(通常达到纳秒甚至皮秒级)记录下遮挡发生的精确时刻。内置微处理器根据记录的时刻和已知的光幕间距计算速度。

    • 机械结构: 确保发射器和接收器严格对准,形成稳定、间距精确的平行光幕平面。通常设计成坚固的框架或靶标形式。

    • 同步与控制单元: 确保整个系统各部分协调工作。

    • 数据接口: 将测量结果(穿透时刻、速度等)输出到计算机或显示设备。

  3. 关键特点:

    • 非接触测量: 不影响被测物体的运动状态,特别适合高速、易损或危险物体(如弹丸、炮弹)。

    • 高精度: 时间测量精度高,光幕间距可精确标定,因此速度测量精度非常高(通常优于0.1%或更高)。

    • 高时间分辨率/快速响应: 能测量高速物体的速度(如每秒数千米的弹丸)。

    • 实时性好: 测量和计算过程非常快,几乎可以实时给出速度结果。

    • 可靠性高: 结构相对简单,无活动部件,抗振动性好。

    • 可形成大面积光幕: 通过增加阵列单元,可以形成较大面积的探测区域,提高捕获目标的概率。

  4. 主要应用:

    • 弹丸的初速、膛口速度。

    • 炮弹、火箭弹的飞行速度。

    • 破片速度。

    • 火箭部件分离速度等。

    • 军工测试: 这是最主要、经典的应用领域。用于测量:

    • 兵器研发与质检: 测试兵器性能,检验弹丸生产质量。

    • 公安刑侦弹道测试: 复现现场枪击,测量涉案弹丸速度。

    • 体育运动器材测速: 如测量棒球、网球、高尔夫球、冰球等的速度(虽然雷达和高速相机更常见,但光幕靶精度高)。

    • 工业测试: 测量生产线上的高速运动物体(如瓶盖、零件)的速度、计数等。

    • 材料冲击测试: 测量弹丸或飞片在冲击实验中的速度。

    • 车辆测试: 可用于精确测量车辆通过特定点的速度(例如在碰撞测试中)。

总结:

激光测速光幕靶通过构建高精度的“激光墙”,利用高速计时技术捕捉物体穿透各层“墙”的时刻,并结合已知的墙间距,以非接触的方式精确、快速地计算出物体的飞行速度。其精度、可靠性和对高速运动的适应性,使其在军工弹道测试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质检和体育运动等领域。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